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谁 庄子中朝三暮四的故事( 二 )


这是刘伯温留下的“楚人养狙”故事,大意是说狙公把众狙剥削的太厉害,众狙遂逃散山林,狙公也因此被活活饿死 。结合他辅佐朱元璋造反的时代背景,后人也不难读出他的弦外之音:如果“昏而未觉”的统治者一条活路也不留,民众是有权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的 。之所以逃跑而不是反杀,在于他并不想鼓动民众造反,因为他和朱元璋即将成为新一代“仁慈”的狙公 。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谁 庄子中朝三暮四的故事

文章插图
▲猴子不是傻,而是没办法
刘伯温也还说过:“并非狙公养活众狙,而是狙公‘养狙以为生’”,可见看得通透,但生在那个时代的他解得了谜底,却破不了这个珍珑棋局,只能两害取其轻,将朱元璋这只狙公推到庙堂之上并提醒他注意统治手段(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从而打造心目中的盛世 。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谁 庄子中朝三暮四的故事

文章插图
然而可笑的是,朱明王朝三百年繁衍了近百万靠国家财力供养的子孙,完美地诠释了狙公“养狙以为生”的定义 。
总之,庄子的寓言,开始以为是个笑话,读懂了居然是个鬼故事 。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变迁中,不管是上古的部落联盟酋长,中古的王,还是近古的皇帝,亦或是东西文化优劣性争论,社会一直在变迁和进步,狙公与众狙的身份和称谓也一直在变,不变的是这二者的对立一直存在,国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维持狙公的利益和两者的相对均势而已 。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谁 庄子中朝三暮四的故事

文章插图
也绝非否定国家的存在意义,在当下以及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人类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都是国家为保障方能实现,脱离现实谈理想总归是缥缈的 。
国家起源:先贤的不同理解与庄子的同时代,华夏民族的先贤们对于国家理想化的形态有过诸多精彩的论述乃至实践活动 。
孔子执着的“克己复礼”在于回到各司其职,毫不逾越的夏商周去,在现实屡屡碰壁之后又寄希望于“微言大义”的《春秋》能够令乱臣贼子胆寒,最终无奈地“绝笔于获麟” 。
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却从未为此而做过任何努力,也许他知道缺乏实现途径和可行性的“理想国”,终究只是传说中的“乌托邦”吧 。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谁 庄子中朝三暮四的故事

文章插图
▲先秦诸子百家浮雕
墨子的方案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等十大主张,却从未得到君主们青睐,充其量被当成国际维和部队来帮忙守城而已,而他们类似苦行僧的半军事化组织直接伴随战国的终结而销声匿迹 。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孟子见梁惠王上》
孟子不再执着于三代,转而将“仁政”作为口头禅,更是创造性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新理念,因此也为明清两代统治者所不喜 。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谁 庄子中朝三暮四的故事

文章插图
上述思维先秦思想界的大咖,最后都成了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家,虽然被后世推崇,却唯有王莽敢照搬孔子学说进行改革 。原因很简单:孔子和庄子想的是复古,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自然行不通,所以王莽的扑街现场也很惨烈;孟子和墨子则停留于学说,完全与现实需要脱节 。
也说变法:法家的不同层次真正的实践者来自法家,“变法”后来成为了改革的代名词,而后世对他们有许多正面或者负面的误解 。
“齐之技击不能当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荀子
三个国家的战士都是当时的精锐,兵员素质相差无几的前提下,抛开装备和训练程度,为何三者会出现战斗力上的差距呢?
原因很简单,回报不同而已,齐国给的是赏钱,魏国免赋税和土地,秦国则是给土地和爵位,军队的动员赏赐方式既体现了民众最为看重的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变法的深入程度 。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谁 庄子中朝三暮四的故事

文章插图
▲法家手段之酷烈,甚至商君本人也未能幸免
财富和国力是不能无中生有的,要么去慢慢发展,要么能打胜仗去抢,后者显然是捷径 。列国的变法家都有着加强君主集权、提高资源调配能力的举措,但唯有商鞅将爵位这一贵族的专属勋章下放到了底层,这是列国一直不能反超秦国的原因 。法家对于民力的压榨都非常之狠,如同韩非子所言的“养耕战之士,除五蠹之民”,秦国的爵位也并不好拿,甚至跟钱财一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终究还是给士卒们平添了一些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