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支昆曲曲牌出自《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 。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文章插图
曲词华丽且富有诗意,若配上笛板,悠扬婉转、一唱三叹的水磨调,再有纤纤素手抛出盈盈水袖,眼角眉梢显露万种风情,更是风雅蕴藉,梦回千古 。
许多年轻观众识得昆曲(昆剧),便是从《牡丹亭》始 。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文章插图
昆曲名家石小梅饰柳梦梅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文章插图
单雯饰杜丽娘
既因它的服饰之美,唱腔之糯,既歌且舞,也因它的故事动人 。杜丽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梦而亡,为爱而死,变成女鬼后与柳梦梅幽会并结为夫妻,又为爱还阳,不亚于如今受年轻人偏爱的重生题材 。
对昆曲情有独钟,并将《牡丹亭》、《玉簪记》、《白罗衫》等作品成功搬上舞台的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说:
“昆曲无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词藻美,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之美于一身 。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早已达到化境,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 。”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文章插图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是发源于苏州昆山、流布于全国的传统戏曲剧种 。它被称为“百戏之祖”,有着六百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也就可想而知,为何今人多有不明之处 。
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昆山腔为元末顾坚对当时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加以整理和改进而成;到明代嘉靖年间经魏良辅等人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进一步改革后形成了一唱三叹的水磨调,即昆山腔,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其后,隆庆末年昆山人梁辰鱼编写了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广泛传播,并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发展至万历末期,经由昆班的兴起与演出,由扬州、苏州传入北京、湖南等地,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了;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文章插图
昆曲《浣纱记传奇》
到明末清初时,昆曲戏班遍布全国各地,传入了四川、贵州、广州等地,由此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剧种,独霸梨园;至清乾隆年间,许多地方戏曲纷纷向它学习、汲取养分,并因曲词的通俗易懂得到了民间的广大支持,由此开启了花雅之争(雅部为正部,即昆曲,京腔、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秦腔、弋阳腔、 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为花部,统称为‘乱弹’);最终到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以花部的胜利、昆曲逐渐式微而告终 。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文章插图
京剧同光十三绝
在后来的一百多年间,昆曲成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古老剧种,与其他戏班搭伴而生存,或是辗转于江浙一带的乡间地头;
1921年8月由昆曲名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等人创办了昆剧传习所,成为培养昆剧演员的科班性质组织 。所聘请的教师都是清代末叶在苏、沪地区享有盛名的「全福班」后期艺人和学有专长的知名人士 。
招收的44名学生在取艺名时,都在姓名中嵌一个「传」字,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传字辈」演员 。
但昆剧传习所培养学员仅此一期,只能为昆曲的传承和发扬尽一份绵薄之力 。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什么剧 昆曲又称为百戏之祖

文章插图
到了五十年代,昆曲更是日渐式微,人才凋零,甚至有人撰文:“南昆已陷泯灭的边缘” 。
这时,一出戏的出现改变了昆曲的颓势 。
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十五贯》晋京演出,轰动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人员大部分都是当年的传字辈艺人 。
4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演出,大为赞赏 。周恩来总理把昆曲誉为江南兰花,并盛赞《十五贯》是“改编古典剧本的成功典型”,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 。5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田汉执笔的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铸就了新中国昆剧振兴发展的一段辉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