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官司缠身 , 杀过人 , 坐过牢 ,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 , 还流浪在外 , 看着就不像个好人 , 可他却受到了后世很多人的尊敬和追捧 。
整个清代的学者都视他为祖师爷;晚清梁启超公开表示 , 自己是他的铁粉;清朝的统治者还将他请入孔庙 , 接受国家祭祀大礼
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 , 与黄宗羲、王夫之共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顾炎武 。他有一句振聋发聩的经典名言: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文章插图
“顾怪”的由来顾氏一族 , 是苏州昆山的名门望族 , 祖上数代为官 , 家产丰厚 , 原本衣食无忧的顾炎武 , 小时候在同龄人眼中 , 却是一个异类 。
别的孩子学习都是谨遵先生教诲 , 为科举做准备 , 苦读圣贤书 。可顾炎武偏不走寻常路 , 不看科考必考的四书五经 , 却对天文地理这种“课外书籍”相当感兴趣 。因此 , 他从小就有一个绰号“顾怪” , 谐音“古怪” 。
就是这个不准备科考的“顾怪” , 居然在14岁那年就考中了秀才 , 一时名声大噪 。
如果说这个学霸体质的“顾怪”之后能用心读书 , 高中举人那是指日可待 , 可人家偏不 。在27岁那年 , 他直接对外宣布:我顾炎武放弃科考 。
原因有二 。其一 , 他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 败坏人才 , 有胜于咸阳之郊外” 。简单说 , 就是当时的科举考试 , 形式太过于迂腐死板 , 这对文人学子的思想禁锢 , 不亚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
他的思想放到现在 , 实在是太有见地 , 可在当时却是大逆不道 。学成文武艺 , 货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 , 男儿当自强 , 这是多少文人学子梦寐以求的事 。
所以 , 当“顾怪”的话一出来 , 有人说他是“柠檬精” , 自己考不到功名就酸溜溜地说别人;也有人说他是虚伪输不起 , 总之是没有一句好话 。
但“顾怪”毫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 他认为自己还有一件比考试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这也是他放弃科考的第二个原因 。
公元1640年 , 也就是明崇祯十三年 , 当时的明王朝已经陷入战乱与动荡之间 , 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困境 , 知识分子一筹莫展 , 顾炎武觉得这是一种耻辱 , 于是他拒绝科举 , 开始琢磨救国之道 。
可是他一介书生 , 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 , 如何能阻止历史的滚滚车轮向前碾压呢?该来的还是来了 。
公元1644年 ,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 , 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 。一个月之后 , 清军进关 , 北方沦陷 。第二年6月 , 战火蔓延到顾炎武的家乡苏州昆山 。
国破家亡 , 愤慨不已的顾炎武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当地的起义运动反抗清军的铁骑 。从小习武的他幸运地从战场上活了下来 。
而他的两个胞弟却战死沙场 , 以身殉国 。母亲王氏受不了这个打击 , 也不愿归顺清军 , 性情刚烈的她选择了绝食而亡 。
这个夏天 , 是顾炎武这辈子最不愿回忆的时刻 。家园被毁 , 亲人去世 , 民族危亡 , 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明朝已亡 , 要不要为明朝殉葬?
意外的是 , 顾炎武并没有选择母亲的那条路 , 他再一次选择不走寻常路 。
文章插图
不走寻常路在昆山城被清军攻陷的一天夜里 , 顾炎武在家中留下“昔时鄢郢人 , 犹在城南间”的诗句后悄然离去 , 继续为反清复明做抗争 。
此后十年 , 他就像人间蒸发似的神秘消失了 , 他到底去了哪里 , 又做了什么?直到今日 , 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
这十年 , 倒是金庸老先生在《鹿鼎记》中 , 给他安排了不少的重要戏份 , 比如说有这么一场戏:
-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谁写的
- 美国利率历史走势图 当前的美联储利率走势图
- 许国利为什么杀老婆 许国利执行死刑了嘛
- 杭州碎尸案许国利枪毙了吗 杭州杀妻案许国利判死刑
- 利兹大学的王牌专业 英国利兹大学值得上吗
- 许国利用什么碎尸一点声音没有吗 许国利用什么手段杀害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