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风格 颜真卿书法特点及历史地位

颜真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其所创造的颜体字备受后世推崇,影响深远 。
说到颜真卿的字,往往会想到他的人品,“人见其书”是对颜真卿的人品与书法风格之间关系的最贴切表达 。
本文基于大量的史料,结合个人见解,对颜真卿的人品、书法风格以及它们之间的必然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颜真卿人品与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
无论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还是一般的普通人,即使不写书法,对颜真卿的颜体字都有一定了解 。众所周知,颜真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地位仅次于王羲之,被称之为“楷圣” 。
而且,其性情刚烈、刚正不阿、人品端正、有气节,人们说到颜真卿的人品与书法风格,常常用“人见其书”来形容,可见颜真卿的字与他的人一样有气节、端正,是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一位书法家 。

颜真卿书法风格 颜真卿书法特点及历史地位

文章插图
一、颜真卿生平及人品、书法风格(一)生平
【颜真卿书法风格 颜真卿书法特点及历史地位】颜真卿,生于公元709年,卒于785年,享年76岁 。26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长安县尉等职位[1],39岁升任监察御史,进朝为官 。为官期间,历经唐朝四帝,先后五次谪迁,最后被叛臣李希烈所杀 。
(二)人品
颜真卿做官期间,多次在京官和地方官之间反复遭遇多次贬官 。究其原因,与他刚正不阿、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有莫大关联 。
后世评价颜真卿是“一位旷世英豪,盛德君子,一身正气”,为万民所敬仰 。
39岁时,颜真卿已经是京官,官职为监察御史 。当此职间,政绩卓著,理应升迁,却遭贬官,主要原因是不愿附和杨国忠,可见颜真卿刚正不阿、端正的品格 。
任职监察御史期间,颜真卿听说五原有冤案,立即赶赴当地,与当地官员经过激励的辩论后最终案情大白于天下,避免了冤案 。
杨国忠得知此事后,迁怒于颜真卿不忌惮自己的权势,不给自己面子,故将颜真卿贬至地方官 。
除了为官做事上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外,颜真卿本人也有很强的民族气节 。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河北一带十七郡纷纷响应,被推为盟主 。
后颜杲卿和侄颜季明被安禄山杀害,颜真卿怀著悲愤的心情写成著名的《祭侄季明文稿》 。
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 。代宗时封鲁郡公,因此后世又称他为颜鲁公 。
由于颜真卿笃实戆直、敢于直言谏诤,德宗时遭到虞杞的妒恶 。当李希烈叛乱,虞杞奏请使颜真卿前去劝降,不断遭到李希烈的威逼,颜真卿不屈,并叱责李希烈,被李希烈杀害于狱中 。
在国家、民族遭遇叛乱的危难时刻,颜真卿奋勇直前,勇于为国家而战斗,足见其民族气节和精神品格,是一位旷世英豪 。
(三)书法风格
后人对颜真卿书法风格的评价很多,观点基本一致 。总体上看,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大气磅礴 。颜真卿的字,越大越有气势,符合其所处年代的审美风格 。
第二,端庄方正 。颜真卿的字,字形端正,呈方形填满界格,与初唐时期的中宫紧收特点不同 。
第三,化用篆书笔法,点画圆润浑厚,有很强的立体感 。
二、颜真卿人品与书法风格之间的共同点与必然效应(一)共同点
1.有气节
纵观颜真卿生平,其忠君为国、廉政为官的事迹妇孺皆知,无疑是一位道德楷模 。受自身秉性、性情的影响,颜真卿的书法也表现出这样的特色,有气节、气势恢弘,“忠义郁勃之气发于笔墨”,正是颜真卿人品与书法的最佳写照 。
欣赏颜真卿书法时,很多人将他的人品与书法风格直接对应起来,书法已经是颜真卿人格魅力的直接显现,事实上确实如此 。
王世贞评价颜真卿书法有“刚劲义烈之气”(出自《争座位稿》),这种气节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很好地蕴藏在了颜真卿书法中,所以从颜真卿的书法可以看出他本人的人品 。
从颜真卿生平及事迹中可以看出来,他本人不畏权势,勇于和权势争辩,为民请命,一生刚正不阿、大气凛然,这直接影响了颜真卿书法风格 。
颜体字一改初唐时期的书法风格,字体骨力遒劲、气势恢宏,充满了气概凛然的风韵,与其人品完美的契合起来 。
2.端正
颜真卿书法具备端正特色,这是人品与字体结构融合后的结果 。端正是一个词,但不单指一个方面,它包括“端”和“正”两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