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含义】在两宋文坛,有两个顶天立地的词人,一为苏轼,一为辛弃疾 。笔者不得不承认,苏轼的名气要更胜辛弃疾 。原因不用说大家也明白,辛弃疾没有苏轼的豁达和乐观 。
不管被贬至何地,苏轼都能“一蓑烟雨任平生”,而他辛弃疾却想不开、看不透,他一边“醉里挑灯看剑”,一边想着“天下英雄谁敌手”,但这正是辛弃疾的魅力所在 。
文章插图
苏轼活在北宋太平时期,那时候的文人,不管是欧阳修、王安石还是晏殊,都可以风花雪月 。
但辛弃疾不一样,他生活在羸弱的南宋,那时候的文人分两类,一类是什么都不管的范成大式文人,一类是死前都念着“元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式文人 。
显然,辛弃疾是第二类 。这类人,如何能洒脱得了,如何咽得下心中那口不平气?
文章插图
辛弃疾不是一时看不开,他是至死都不曾看开 。开禧元年,赋闲多年的辛弃疾被再次启用,镇守江防要地京口,这一年66岁的词中之龙登上了京口北固亭,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800多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对这首词最深的印象应该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8个字 。
笔者还记得当年在课本上读到这句词时,只觉得这话在霸气中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可惜年少懂了那么多 。而对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背得滚瓜烂熟,却理解错了 。让我们先来读一下全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章插图
在笔者看来,这是辛弃疾水平最高的词作 。论意境,这首词一开篇就豪气冲天 。不管是“千古江山”,还是“金戈铁马” 。
词中之龙都巧妙地加上了斜阳草树等凄美的意象去中和它,让这份豪情中带着一丝伤感 。同时全词运用了大量的典故 。
但辛弃疾就是有本事让这些典故完美地与眼前的情状相融合,一点儿都不显生硬,这个火候一般文人达不到 。
对于词中的最后一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年少时笔者觉得懂不了,如今却不愿懂 。因为,懂了,会心疼 。
很多人以为,这是辛弃疾在怀疑廉颇老了是不是能食饭,同时他也在怀疑自己能否再担重任,这种理解真的对吗?
文章插图
这句话是一个典故 。当年,年迈的廉颇到魏国,希望能得到赵王的重用,但赵王却却担心他年纪太大了,派人去查看他的情况 。
廉颇为了证明自己,便吃了一斗米饭,吃了十斤肉,然后又披着盔甲上马 。可是就算是他如此刻意表现,最后赵王还是没有用他 。
这8个字确实有豪情,但更多的是无奈和怀疑 。然而辛弃疾怀疑的不是自己和廉颇的能力,他怀疑的是朝廷对他的信任,以及北伐的决心 。
再次被启用,辛弃疾心中何等欢喜,那一次次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终于在年过60后实现了 。
然而,这些年的宦海沉浮他太了解南宋朝堂那些高高在上的人 。他担心,这次提出北伐不过又是一次一时兴起 。他自己就像廉颇一样,明明尚能食饭,赵王却仍有不用他的理由 。
他害怕,他怕廉颇当年的悲情在自己身上上演 。这就是这8个字的深刻涵义 。
文章插图
辛弃疾的担心没错,就在写下这首词后不久,他就从京口被贬到绍兴府等地任职,他心中渴望的北伐也并没有来 。
心灰意冷的他,辞职离开了 。一年多后,68岁的辛弃疾带着遗憾离世了,据说临终前他仍喊着“杀贼” 。
此后,朝廷给了他很多追赠和封赏,但这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毕竟他生前都不曾在意过这些名与利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年少时读不懂这一句,可如今却宁愿自己不曾懂 。但唯有读懂了这8个字,才能明白,为何辛弃疾始终活不出苏轼的洒脱 。
-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译文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翻译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寓意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来形容什么
- 理解廉颇老矣什么意思 廉颇老矣是什么意思廉颇老矣的历史典故
- 18赛季皮肤是什么
- 现在的和尚能吃肉吗
- 李牧和廉颇谁厉害
- 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是什么句
- 王者荣耀廉颇高端技巧有什么
-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简介 史记中蔺相如的故事
- 王者荣耀中典韦刘禅和廉颇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