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三的由来 印度被称阿三的来历


印度阿三的由来 印度被称阿三的来历

文章插图
说起印度,那可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恒河水被污染成了臭水沟居然还敢喝,到今天还存在种姓制度,妇女权益遭到极端漠视,等等 。
而且最近这些年,中国和印度关系也不好,印度在咱们边境上屡次挑衅,所以我们谈到印度、看到印度人第一想法就是阿三真的是欠揍啊 。那么为什么印度被称为阿三,其实这和我们称日本为鬼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一、印度亡国奴和中国租界1600年第一批英国人登上印度土地,自此印度开始沦为英国殖民地 。至1858年英国出台了《改善印度管理法》,英国正式在印度设立了总督府,作为独立国家存在的印度就此灭亡,印度成了英帝国的领土 。
英国虽然是日不落帝国,但人口太少,英国的殖民地面积是本土的110倍,殖民地人口是本土人口的8倍 。为了方便管理庞大的殖民地,英国人也采用扶植伪军的做法,招收大量听英国人话的民族败类充当“皇协军” 。
清末魏源的《海国图志》就说英国在印度有30万兵力,但只有3万人是真正的英军,剩下的27万全是伪军 。
在诸多殖民地中,英国最需要安稳的地方就是中国的租界 。英国没能将中国变成完全的殖民地,所以只能采取租界的方式宰割中国 。
但中国人反帝心情强烈,为此英国人需要调集大量的人力弹压租界反帝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伪军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印度阿三的由来 印度被称阿三的来历

文章插图
印度兵
二、执法者还是犯法者1843年上海开港,租界成立,工部局成了上海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下设巡捕房用以维持洋人统治 。至1883年,洋人改组了巡捕房,正式引入印度巡捕充当交警 。
当时的上海工部局委员何利德说:“在管理马路交通方面,没有比印捕更为适合的人,他们的职责将限于这个方面 。”
可见在洋人眼中,印度人是卑贱的,他们只能负责交通疏导 。但这个决议遭到工部局拒绝 。直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洋人为了防止中国收回租界,加强了租界力量 。
终于这年8月,工部局决定将6名印度巡捕派到静安寺附近巡逻,并从香港调集12名印度巡捕来沪协助“治安”,这就是印度巡捕在中国耀武扬威的开始 。
印度阿三的由来 印度被称阿三的来历

文章插图
上海工部局旧址
1885年,鉴于第一批印度巡捕表象良好,洋人大爷开恩决定招收更多的印度人来沪充当巡捕 。
招收的印度巡捕大多是印度锡克族人,他们的标志就是大胡子、戴红头巾,自此带着红头巾、手拿交通指挥棒的印度巡捕成了上海租界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疏导交通、巡逻、维持治安、站岗 。至1905年,上海工部局董事会议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印度巡捕扩编至1000人,可见此时印度巡捕已经成为上海基层执法者 。
看似这些印度人有了体面的工作,但实际上,他们被英国人欺压太久,在印度他们是下等人,而到了中国他们转身成了欺压中国人的上等人 。他们执法基本就和抗战时期的日本宪兵一样,粗暴野蛮,动辄打骂 。
比如1889年2月的《申报》就刊登了印度巡捕打杀华人之事;同年在沪德国采访人员高德满也记载了印度巡捕手持短棒野蛮暴打中国人的事 。
印度阿三的由来 印度被称阿三的来历

文章插图
正在站岗的阿三
三、阿三称号的出现“阿三”一词的出现众说纷纭 。
第一是说跟洋泾浜英语和上海方言有关 。当时“阿SIR”用来指代洋巡捕,上海人见到印度巡捕的时候用上海话说“阿SIR”,慢慢地就成了阿三 。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人头目每天早上给印度巡捕训话,开头话语就是“I SAY”,上海人听久了就以为这个词是指代印度巡捕的,所以就成了阿三 。
第二是说和印度巡捕的行为做派有关 。近代著名文人汪仲贤认为:阿三者,“猢狲之雅篆也”,这是说印度巡捕长得像猴 。
如前所述,来沪的印度巡捕多是锡克族,他们高鼻深目、皮肤黝黑、满脸胡子 。在中国人看来,这无疑就是史书“西域传”中说的西域胡人 。
但这些低贱的胡人仗着洋大人的势耀武扬威、颐指气使,底层华人比如人力车夫、报童、擦皮鞋的、小商小贩都是他们欺辱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外表滑稽又不干人事的印度人无疑就是活“猢狲”啊,由此他们获得了阿三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