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中的妄语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妄语戒是指什么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由此可见,人的因素往往都是最重要的,我们把自身修炼好了,有能力、有德行,才可以去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 。
福祸无门,唯人自召,人生的好与坏、得与失、福与祸,都和我们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 。我们修为出什么样的内心,便对应着什么样的福或祸 。
修身,主要分为立身、守身、安身三个部分,老祖宗告诫我们,只有将这三者都按照规矩做好,才能多积累福气,多积蓄厚德 。
真正有修养的人,也都有这三个特征,好福气才会不请自来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五戒中的妄语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妄语戒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01、立身不妄语“妄语”一词出自于《后汉书·王霸传》,意思是指:虚妄不实的话、谎言;说假话,佛家甚至是将“妄语”视作是“佛教五戒之一”、“十恶之一” 。
说妄语的人,喜欢撒谎,不讲诚信,一时欺骗了他人,也终究要害了自己 。因此人们常说“人无信而不立”,一个“信”字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他,所以只要是人,都不可没有信用 。
孔子说“三十而立”,不一定是指成家立业,而是指立下坚定不移的志向,立下做人做事的原则,立定这辈子为人处世的原则 。
立身不妄语,就是修为品德中的关键一条,因为人只有建立在“诚心实意”之上,才能终究修成正果 。
五戒中的妄语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妄语戒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少有人知道在这之前还有“净口”二字,即人们要管控好自己的嘴巴,不说假话,不说大话,不说废话等等 。
所以说,不妄语,也是修身的根本,正所谓是“修身先修心,修心先修口” 。
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9岁的小儿子曾纪鸿,说道:“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他认为举止端庄恭敬,不妄语,才是真正修为品德的根基 。
他又在家训中强调道:“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为什么曾国藩如此反感说假话这种行为呢?
因为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得知“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真诚终将战胜虚伪,笨拙终将战胜机巧,说妄语就是自取灭亡 。
所以说,我们要想少给人生带来灾祸,多修为端正的品德,就要从“立身不妄语”开始,不可自欺,也不可欺人 。因为谎话总有一天要被戳穿,识破之日,就是我们身败名裂、失信于人、难以立足社会的那一天 。
五戒中的妄语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妄语戒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02、守身不妄为青年需要积极创业,中年就要稳重守业,守住之前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口碑、名声、地位、财富等等,所以守身又显得格外重要 。
如何“守身”呢?老祖宗给出的良方是“守身不妄为”,就是不要胡作非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
处世奇书《围炉夜话》中说:“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持守节操必须十分谨慎严格,凡是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戒除 。
古人更是打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守身如玉,爱护自己的身体,洁身自好,保持节操,就像玉一样洁白无瑕 。
我们若是做错了一件事,则足以使得一生清白的言行受到污辱 。一开始就忠贞的人,若是到老的时候打破了从一而终的生活,那么她之前所受的清苦都会被否定 。所以,人们常说“看人只看后半截” 。
五戒中的妄语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妄语戒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特别是,我们若是做了不好的行为,还会连累父母一起蒙羞 。正如孟子所说:“侍奉之事,什么为最大?侍奉父母为最大 。操守之事,什么为最大?守住自身为最大 。”
择交则家不败,一生之成败,和所交朋友息息相关 。我们要想守身,就要慎重交友 。
男怕入错行,对于违法犯罪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能做 。色字头上一把刀,我们还需要管控好欲望,千万不能做色迷心窍的事情 。
比如说,某电商平台CEO参加朋友饭局,酒后与某女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导致人设坍塌,自己名声变坏了,甚至连累父母一起蒙羞 。
真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在做事情前,少抱着侥幸心理,多考虑后果的严重性,才不会肆意妄为,也不留悔恨给明天 。
古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真是一句警世名言,也是时刻提醒大家不要肆意妄为,不要作孽,要不然连老天都不会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