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同城浏览是谁投的


投稿同城浏览是谁投的

文章插图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
今天周末,我们闲聊一下潜规则吧 。
中午我发了个朋友圈,是前天一篇文章在今日头条上阅读过60万,稿费611 。
投稿同城浏览是谁投的

文章插图

投稿同城浏览是谁投的

文章插图
有小伙伴问我,只发今日头条的收益干嘛,你不是还有公众号,知乎等平台,不一起发出来看看 。
这个嘛说来话长,因为我是在职人员,为了合理规避相关规定,公众号知乎都不是本人注册的,我只是单纯的写手,免去了从事经营活动的嫌疑 。
【投稿同城浏览是谁投的】这样我就省去了事项申报的很多麻烦,这算是体制内写手圈里流行的一种潜规则吧 。
但是,我当时只重视公众号和知乎,今日头条、百家号等没放在心上,是用自己的证件注册的,以为只是打打酱油 。
现在看来,我还是短视了,这几年今日头条的发展势头要比公众号和知乎强很多,表现在字节的算法优势 。
公众号需要读者关注才有阅读,而头条不需要粉丝平台也能将你的文章推送给读者 。加上头条读者群非常庞大,所以作者的收入自然就上去了,现在我的头条号收入明显有超过公众号和知乎的趋势 。
这项收入我肯定要如实做事项申报的,因为本人注册啊,所以干脆就发发圈玩吧 。
说起写作收入,给大家聊一聊我经历的一些潜规则吧 。
我是纸媒时代就喜欢写作,写的杂文小说都是往副刊投稿 。
当年投稿是发电子邮件给报刊编辑,由于国家发展不均衡,各地报纸的稿费差异很大 。
比如我当年工作的四线城市,副刊稿费千字20元,而经济发达地区报刊稿费千字百元起 。
所以,同样是写文章当然是往发达地区的报刊投稿才划算嘛 。
问题是,写手们想法都是一样的,所以那边很多报纸副刊的邮箱经常处于爆满状态,能让编辑看到的概率小,上稿的概率更小 。
不过经常投稿偶尔上稿后,还是有一些编辑和我建立了联系 。
一到年底,编辑们会群发邮件,要求作者们订阅报刊 。
是的,报刊编辑也有订阅任务,于是找我们作者来完成 。
而且,这里面有一套潜规则 。
编辑会把作者分为A、B、C、D四挡,分类处理 。
质量最差的D档,就当垃圾文件处理 。C档的另有他用 。
A档作者文章质量很高,能为报刊增色添彩,是编辑热捧的对象,写下去一般都是约稿或专栏了,这批作者编辑不敢提任何要求 。
而B档作者,比如我这样的,被编辑要求完成订阅任务 。
比如一份都市报零售价1元,当年订阅价大概150元 。编辑会暗示我,只要我从他这边订了报,保证能上稿2篇,这样150也就回来了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A档作者毕竟是少数,大部分B档作者的文章是可用可不用的,但版面就这么多,用谁的稿件,当然是编辑说了算,而作者帮编辑完成了一次订阅任务,编辑就会照顾一些 。
这个上稿潜规则其实和职场上很多潜规则的道理是一样的 。
比如说某些基层单位选拔干部 。
能力突出的A档,非常稀少,单位如果有这样的人才,肯定会用起来 。
能力正常的B档,才是发生潜规则的重点对象 。因为职位毕竟有限,在用你也可以用他也可以的情况下,你认为领导会如何取舍?
这个只能看破不说破了 。
至于刚刚提到的C档,编辑会推荐一些写作培训班,或者推荐一些书籍給他们购买,去提高写作能力 。这个学费当然是有分成,但如果你报名,编辑总会想办法让你上篇稿件,以提升你的逼格 。
这种C档又对应职场晋升中的哪一类潜规则,欢迎对号入座 。
当年我曾非常羡慕编辑这样的岗位,拥有权力,还可以搞搞潜规则 。
只是时代变化真的太快了,一转眼,传统纸媒被网络扫进了垃圾堆 。
但我感激这样的变化,至少对A档、B档写手而言,互联网放大了写手的收益 。
比如纸媒时代,不能一稿多投,特别是同城报纸,如果多投会被编辑联合封杀 。
这个道理很简单,读者花钱购买了报纸,是想看到不一样的文章,如果文章一样,那么只买一份不就完了 。
而网络媒体颠覆了这一切,读者是宝贵的流量,平台提供免费的内容供读者阅读,而优质内容哪里来,当然是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