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别的典故:张艺谋和李白两位文化大师跨越1300年的对话 。
1300多年前 , 也是这样一个春暖花开、杨柳飞絮的季节 。
不!也许还要早一些 , 应该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 。因为洛阳城比青岛这边春天来得早许多 , 那里的清明节柳树早就萌发 , 到了柳絮飞扬的时候了 。
李白那一年34年了 。他只身到洛阳投官 , 本想凭借自己的满腹才华可以谋取个一官半职 , 最起码也能解决自己喝酒吃肉的本钱也好 。
谁知他在这么大个京城逛荡了快两年 , 也没有打到一个进身之地 , 现在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 , 现在委身于客栈 , 恐怕很快就要连住店的钱都负担不起了 。
文章插图
愁肠满腹的李白起身披衣踱步到窗前 , 外边天气阴沉沉的 , 也看不出是否在下小雨 , 只有一片片的柳絮不时从窗前飘过 , 在微弱的灯光下象流萤一样瞬间又消失在宁静的夜里 。
这时忽然有一阵弱弱的、悦耳的笛音在春风中飘忽而至 , 在宁静的春夜里好像萦绕在整个洛阳城上空 。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那个时候一定在侧耳细听 , 那似有还无 , 隐隐约约的笛声一定象他刚才喝过的美酒一样 。
在慢慢地向他的内心深处溶解、渗透 , 不知不觉中 , 眼泪悄悄从脸上滑落 , 可他浑然不知.....
文章插图
《春夜洛城闻笛》:平淡无奇但又美得不可方物: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今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折柳送别的典故介绍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诗《春夜洛城闻笛》 , 耳熟能详且脍炙人口 。这就是他在那个春夜站在窗前的有感而发 , 从此使这几句平淡无奇的语句美了一千年 。
我常想 , 这样的情感我也无数次在心中萌生 , 为什么咱就表达不出来?李白真是把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了 。
文章插图
开始学习书法后 , 我曾经无数次书写过这首诗 。我是一个客居他乡的外地人 , 虽然在现在的生活地居住了40多年 , 但到传统佳节 , 还是会“起”淡淡的“故园情” 。
书写这首诗不仅因为它美 , 更多是从诗中能够聊以抒发思乡之情 。
但是 , 这么多年 , 我对诗的理解也就是单从字面上直白地望文生义罢了 , 对于里边更深、更唯美的东西其实一直没有产生共鸣 。
比如 , 其中的“折柳” , 以前我就是单纯地从“春风”一词联想到儿时的折柳编帽或吹柳哨这一类游戏 , 却不知道其中更深的含义 。
文章插图
折柳:只是看了张艺谋的冬奥会闭幕式后才有了真正的理解 。
初读李白的这首诗 , 对于其中的“折柳” , 我只是一带而过 , 并没有过于在意 。我甚至把它理解成我在儿时折柳枝编成柳帽 , 或者折下新柳做成柳哨这样的游戏 。
这也说明了自己的浮浅和无知 。折柳 , 在这首诗里堪称”诗眼“ ,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古风 , 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雅事 。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 , 其中有句:“上马不捉鞭 , 反折杨柳枝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 , 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
文章插图
其实 , 我感觉“折柳”送别这样的雅事一定出现在周代这样的太平盛世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这样的句子 , 在春风里送别自己的爱人 。
顺手折下一枝新柳圈成柳帽给心爱的人戴上 , 也只有周人有这样的浪漫 。
冬奥会闭幕式 , 大导演张艺谋先生借用这个典故 , 成功演绎了折柳送别这位的情节 , 一时间感动了全世界 。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 给人送礼怎么说话技巧 求人办事送礼怎么说话比较适合
- 长歌行正式官宣,十分期待 长歌行官微推送
- 满天星背后的寓意 白色满天星适合送什么人
- 父亲节送什么礼物好 父亲节送什么礼物好呢简单
- 桔梗花可以随便送人吗 白色桔梗花可以随便送人吗
- 微信如何发送语音 微信上怎么发送语音
- 送钢笔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送钢笔代表什么意思-送钢笔含义
- 结婚送日子男方准备什么东西 男方结婚送日子准备哪儿东西
- 推荐5个最适合送长辈的礼物 长辈生日送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