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的深层原因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字字珠玑,满含离别,直击心灵的歌曲,就是风流才子李叔同所作 。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的深层原因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文章插图
当面对生命中挚友李幻园的辞别:“如今我家破产,我们就后会有期吧 。”李叔同的心里五味杂陈,曾经的你我是“天涯五友”,如今却要分别,不禁悲从中来 。
情到深处,李叔同唤来妻子抚琴,伴着凄凉婉转、细腻悠扬的韵律,他思如泉涌,挥笔写下了这首《送别》 。
这时的李叔同,已然站在了人世间的最高处,可高处不胜寒,这样的日子让李叔同在享受着别人几辈子都休不来的福分的时候,他却想要寻求更深一层的真谛 。
偶然的机会下,他信服了友人了无意间说出的几个字:“居士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吧” 。
一句玩笑,李叔同却反复深思,最终他告别红尘,遁入空门,摇身一变,成为一代宗师——弘一大师 。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的深层原因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文章插图
时至今日,无数人仍不解李叔同为何出家为僧,但是后来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站出来禁用三句话便解开谜团 。
那么丰子恺说了怎样的三句话?李叔同又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天赐麒麟子,博闻且强识相传,1980年李叔同的母亲临产之时,一只喜鹊衔着松枝落于屋内,遂产下一子,众人皆以为这就是祥瑞,乃是佛祖恩泽,这个孩子一生必会不凡 。
这一年李叔同的母亲仅17岁,但是他的父亲李世珍已然71岁,古稀之年又得一子,李世珍自然欣喜,古人认为老年得子就会是天上麒麟转世,唤做麒麟子,又恰逢喜鹊衔松枝来报,李世珍更加确信这个儿子注定不凡 。
李世珍也不是寻常人,他的才华与李鸿章齐名,晚清三才子就有他的一席之地,后弃官从商,又成巨富 。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的深层原因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文章插图
李世珍
李家本就是书香门第,家里又比较笃信佛之教义,李叔同自小就受到这些影响,才思敏捷,文笔独到 。
李叔同年仅5岁,就已经能背诗、诵词、读文章,李鸿章见了也连连惊叹道:“此子注定不凡啊” 。
前有喜鹊衔枝报喜,后有前辈连声夸赞,李叔同自然而然的成为一家人重点培养对象,势必要把李叔同培养成一个大才 。
或许是对李叔同的赞誉过多,李叔同从童年就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教育,当别的小孩子还在外边奔跑嬉戏的时候,李叔同就已经阅览古籍,能赋诗、能写词 。
虽然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但是在这样的磨炼下,李叔同的文学底蕴被牢牢打实,为以后的绚丽绽放浇下了最有营养的汁液 。
15岁的时候,他写下了让自己崭露头角的一句诗:“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句诗让李叔同扬名,同时这句诗很难让人想象竟然是一位15岁的翩翩少年写出来的,这诗句,更像是一位老者经历沧桑发出的感叹 。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的深层原因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文章插图
西山日,草上霜,也许从这时起,李叔同心里佛学种子已经开始萌芽 。
李叔同所学的越多,对世俗便越多几分反感,渐渐地,他对当下社会种种现象都甚为厌烦,但同时他也开始变得更加世俗 。
青春年少,心有猛虎,李叔同迷上了戏曲,成为了梨园常客,舞台上戏子浓妆粉黛的脸庞,灵巧稳健的步伐,婉转悠扬的唱腔,乃至当红小旦的一颦一笑都让李叔同如痴如醉 。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的深层原因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文章插图
梨园中也有着一位奇女子——杨翠喜,她是众多戏园中“天仙园”的台柱子,风华绝代,只要有杨翠喜出场,戏园便人满为患,当下戏迷对杨翠喜的追逐已近乎痴狂 。
但是凡人无法入了杨翠喜的眼,可李叔同看得懂,杨翠喜的低眉浅笑、灵动转身、甚至是各种花指都被李叔同看在心里 。
李叔同虽没学过戏,但是凭借自己独特的才华,对戏曲文化也是有着独到的见解,有才气又有颜值,杨翠喜几乎同时关注到了这个看自己的戏能够入迷的年轻公子 。
散场后,两个人并肩而行,李叔同能够讲自己对戏曲的理解完全讲述给杨翠喜,杨翠喜登台之时也会邀请李叔同同台客串,慢慢地两个人相互之间有了特殊的情感 。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的深层原因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文章插图
可无奈懵懂无知,他们竟都不了解这就是爱,而他们也等不到两个人都懂爱了,不久后一官宦人家看上了杨翠喜,就这样,李叔同与杨翠喜再也没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