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看书,看完第一页,接着读第二页、第三页……书脊是固定住每页顺序不乱的物理存在,即使书散架了,标有页码的每张纸,也可以被确定前后顺序 。
在区块链里面呢,每个区块都被标注上了页码,并且第二页的内容是包含第一页的内容的,第三页的内容包含第一页和第二页的内容……第十页包含了前九页的内容 。
这就是说,如果我关注整本书的内容,找到最后一页看懂就足够了 。
就是这样一个层层嵌套的链条,就可以追溯到最本源的数据了 。
这就顺便得出了区块链的一个重要属性:可追溯性 。
当区块链中的数据要做更新,即按顺序生成出新的区块时,“共识算法”再次发挥作用 。这个算法规定,获得全网 51%以上节点的认可才能构成新的区块,说白了就是投票,超过半数人同意就可以生成 。这就使得区块链上的数据很难被篡改 。如果我想强加修改,需要贿赂的人太多了,成本高到不值得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 。
区块链另一个让人产生信任感的原因,是有“智能合约” 。
智能合约,是由计算机程序定义并自动执行的承诺协议,就是用代码执行的一套交易准则,类似于现在的信用卡自动还款功能,开启这个功能,你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到期银行会自动扣除你欠的钱 。
当你的朋友向你借钱,但想不起来还、或者找借口不还时,智能合约就可以防止赖账 。一旦触发合约中的条款,比如到还钱的时间,或者他的账户上有进账,代码就会自动执行,不管他愿不愿意,欠你的钱都自动转回来 。
让我们稍作总结,区块链这项技术主打的是去中心化、不易篡改、可追溯,代表了更安全和去信任 。但也对应带来了新的问题:冗余,低效,需要很多节点认同规则并积极参与 。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
“干燥”的部分就此告一段落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区块链的正史野史 。
一项新的技术,往往是为了服务某项任务或目标而生 。那么区块链最初是被用在哪里,又是谁先想出来的呢?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 2008 年 。
9 月 21 日,华尔街投行接连倒下,美联储宣布:把仅存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改为商业银行;希望可以靠吸储渡过金融危机 。10 月 3 日,布什政府签署了 7000 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 。
28 天之后,也就是 2008 年的 11 月 1 日,一个密码学邮件组里出现了一个新帖子:“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而且无需第三方信托机构 。”帖子的正文是一篇名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论文,署名 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 。
论文以较为严谨的逻辑阐述了这套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设计,先是讨论了金融机构受制于“trust based”(基于信用)的问题,再一步步说明如何实现“无需第三方机构”,并精巧地解决掉前人遗留下来的技术问题 。
两个月后,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并首次挖出 50 个比特币 。产生第一批比特币的区块被称为“Genesis block”(创世区块),创始区块被编译为 0 区块,没有上链 。中本聪用了 6 天时间挖出这个块 。这也在 bitcointalk 论坛中引发讨论,比特币的“信徒”们联想到了圣经中,“神用六天创造天地万物,便在第七日歇工安息了” 。
虽然论文中并未出现 decentralized(去中心化)、token(通证)、economy(经济)等概念,但中本聪详细解释了区块(Block)和链(Chain)在网络中的工作原理 。于是,便有了区块链(Block Chain) 。
这篇论文,后来成为了“比特神教”的“圣经”,技术成为信仰的基石,开发者文档成了“汉谟拉比法典” 。
之后,比特币通过交换披萨实现首次现实场景的支付、被美国政府封锁账户的维基解密依靠比特币奇迹般地生还、中本聪的“放权”与退隐、真真假假的现身和辟谣等等一系列传说,融合了后人的期许、想象和投机,成为了“圣经故事” 。
也有人并不满意“旧约”中描绘的世界,另起教派,将教义写入白皮书,在比特币之后的十年中,讲述着他们的信仰故事 。就像 66 卷圣经的写作跨越了 1500 年,又经过 2000 年的解读,基督教分化出 33000 个枝丫 。
CoinMarketCap 显示,数字货币种类已超过 4900 种,数字货币整体市场规模近 1.4 亿元 。比特币仍以 66%的市占率领跑整个数字货币市场,近期价格在 7200 美元/枚附近徘徊 。
- 旅游飞机坐在前面安全还是后面安全
- 可蒙幼犬养殖要注意什么 可蒙幼犬饲养注意事项
- 多久不大便才是便秘
- 苁蓉锁阳泡酒的好处?
- aux空调是什么牌子 aux空调什么牌子
- 吃什么补镁效果最好
- 蓝牙耳机连不上电脑解决方法 airpods连不上电脑是什么原因
- 驴肉馅饺子放什么蔬菜好吃
- 平底锅煎韭菜饼的做法
- 高钙牛奶适合什么人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