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平原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 )



回到赵国的时候,楚国和魏国的部队还没有到,邯郸城马上就要守不住了 。面对这种局面,邯郸的小吏之子李同找到了赵胜,他说如果秦军攻破了邯郸,您还能安享富贵吗?赵胜说当然不能,李同说那您为什么不把家里的财务拿出来分给士兵,让门客和家人参与战斗,这样获胜后您将获得更多的回报 。赵胜听后恍然大悟,便用这个办法组织了三千人的部队向秦军进攻,将秦军逼退了三十里 。后来楚国和魏国的援军赶到,秦国只好被迫撤军,可李同却在和秦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

虞卿是战国时期的名士,舜帝的后代,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位才是国家的贤臣,做人方面的仁人君子 。
在长平之战前,赵王问他如何和秦国作战,他主张联合楚国和魏国逼迫秦国求和,这样赵国的损失最小,风险最低,获益最大 。但是赵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先是用了被动防守的错误战略,后来又贸然进攻让赵军全军覆没,几乎让赵国被灭国 。

邯郸之围解除后,赵王想把六个县割让给秦国求和,虞卿对这种想法予以了坚决的驳斥并给出了合情合理的客观分析 。他说秦国是虎狼之邦,他的目的就是一统天下,您和他求和是与虎谋皮,必受其害 。如果您和魏国、齐国结盟就能形成和秦国对抗的力量,这样不仅能让赵国不受到秦国的侵害,还能休养生息 。

赵王听从了虞卿的建议,让他去齐国落实合纵联盟,最终达成了齐国和赵国之间的合纵联盟,赵王十分高兴赏赐给虞卿一座城做为封地 。后来虞卿又促成了赵国和魏国之间达成了合纵联盟,让赵国和魏国互为唇齿,解除了秦国对赵国的威胁 。

虞卿的品格是高尚的,为了保住好友魏齐躲避秦昭襄王的追杀,他先是把魏齐安排在平原君府上躲避 。后来赵王派兵包围了平原君府,他放弃了自己在赵国的上卿地位,和魏齐一起逃走 。魏齐自杀后,虞卿就留在了魏国专心著书立说,最后离开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 。魏齐死后虞卿更加不得意,就留在魏国著书立说,他采集《春秋》的史实观察结合近代的世情写成了《虞氏春秋》,流传于世 。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
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都有怎样的结局?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时期,这一时期,礼崩乐坏下却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以至于百家争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他们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外交上、经济上等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在战国时期,还有四位活跃在政坛上的明星为世人所瞩目,他们就是战国四公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礼贤下士、养门客三千,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存在,深刻影响着战国时期的局势 。
战国四公子中,最为特别的大约就是信陵君魏无忌了,他应该算是四公子之首,甚至被太史公尊称一声“魏公子”,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儿子,其哥哥正是魏安釐王 。信陵君被哥哥封在了信陵,因此有了信陵君这个称呼,信陵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在他们的帮助下,信陵君成为赵国的大功臣,当然也被哥哥所猜忌 。
信陵君做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大约就是在长平之战后窃符救赵,虽然最终救赵成功,但是兄弟俩的隔阂却已经很深,毕竟信陵君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挑战了魏安釐王的王权,而且窃符后还擅自杀死了不愿意出兵的魏国大将晋鄙 。此战后,信陵君躲在赵国十年不肯回到魏国 。
直到后来秦国攻打魏国,魏安釐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他才回到了魏国,帮助哥哥解除了危机,并一度领五国之兵攻到了函谷关 。信陵君就是魏国的长城,一日不倒,魏国就一日不能攻下来,秦国出于这样的认知离间这兄弟俩的关系,最终两人决裂,信陵君在此后的四年里饮酒作乐,郁郁而终 。信陵君去世不久,魏安釐王也死了,而魏国也没有存在多久就被秦国灭了,至于信陵君有没有后代我们不得而知 。
四公子中孟尝君是名声最显的一个,所谓的“鸡鸣狗盗”之辈正是孟尝君所养的食客 。孟尝君田文是齐国贵族田婴的儿子,田文的童年很不好,因为出生在五月初五,又是小妾所生,因此刚生下来就被父亲要求丢掉,原因是怕他给家族带来灾难,但是他的生母却偷偷将其抚养长大 。田文长大后能言善辩,硬是以一个庶子的身份继承了父亲的封地和爵位,成为薛公 。
田文在薛地招揽门客,各个诸侯国通缉的罪犯都跑来找田文庇护,他对这些门客一视同仁,还吃一样的饭菜,而这些门客也在关键时期帮助孟尝君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 。比如他曾被秦昭襄王弄到秦国去当相国,去了之后又被软禁起来,正是鸡鸣狗盗之辈帮助他逃回了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