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三 )




名人读书的精彩小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 , 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 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名人读书的精彩小故事 , 仅供参考 , 欢迎大家阅读 。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 。在幼年时 , 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 。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 , 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
七岁时 , 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 。当时 , 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 , 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 , 入学之始 , 还要先读一段蒙学 。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 , 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 。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 , 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 , 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 , 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 。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 , 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 , 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放学了 , 别的同学全回家了 , 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 , 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 , 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 , 常常立在窗外 , 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 , 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 。大钊同志乳名憨头 , 少年时 , 名耆年 , 字寿昌 。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 。耆年 , 是长寿的意思 。直到后来 , 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 , 生平最得意的学生 , 就是李耆年!”
爱思考 , 爱发问 , 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 。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 , 他也不轻易放过 , 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读书 , 问他表姑:
“你看这念个啥?”
“我不认得字呵 。”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
“我没上过学呵 。”
“你为啥不上学呢?”
“我是个女的 , 又不考秀才!”
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
“女的 , 为啥就不念书呢?”……
就这样 , 小小的孩子 , 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
大钊同志从小勇于接受正确的教导 , 改正错误 。当时的大黑坨村 , 赌博之风颇盛 。村里的老母庙后边 , 经常有一群人在那儿聚赌 。大钊同志有次放学回家 , 也到老母庙看了一回热闹 , 被祖父发觉了 , 大加训斥 , 并罚他捣粪数车 。大钊同志知道了赌博的坏处 , 从此 , 再没有到老母庙去看赌钱 。以后 , 凡是赌钱的场合 , 他从来不去 。
大钊同志的学习进步很快 , 在黄瓜口村念了三年书 , 单子鳌就向他祖父提出:“耆年的学业良好 , 我已经教不了他 , 还是另请明师吧!”此后 , 大钊同志到小黑坨村跟一个秀才赵辉斗念书 , 又到井家坨的举人宋某家跟一个叫黄玉堂的老师念书 , 直到他十六岁考入永平府中学 。
大钊同志读书越发刻苦努力了 。在井家坨读书时 , 有二十多个学生 , 到晚间别人都睡了 , 他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 , 每天都要读到半夜 。黄玉堂的妹妹多少年后还记得 , 他哥哥当时一回家就念叨:“有个学生 , 叫李耆年 , 念书念得特别的好!”
因为家里缺少人手 , 大钊同志十岁那年 , 祖父就给他完婚了 。夫人赵纫兰比大钊同志大六岁 , 是个贤惠的妇女 。在尔后的日子里 , 她辛勤地操持家务 , 帮助大钊同志 。她相信大钊同志作得对 , 不管家境多么困难 , 总是赞助、支持他的活动 。
一九零五年 , 大钊同志考入永平府中学 。这时 , 清朝政府为了维持它的反动统治 , 不得不作某些表面上的改良 , 实行了所谓废科举、办学堂 。大钊同志原是报考秀才 , 正赶上这个变动 , 结果考进了中学 。当时 , 还像考上秀才一样 , 村里照旧放铁炮、贴报单、坐棚车 , 热闹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