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炒怎么做啊请高人回答( 二 )


香辣蟹 。这个菜应该是重庆的饭馆发明的 。因为江湖菜馆不般不涉及到螃蟹这样高档的东西 。但香辣蟹在重庆还是属于阳春白雪似的东西,在江湖上并不胜行 。1996年开始风行 。
泡椒牛蛙 。1996年就开始风行 。最开始是牛蛙,然后是泡椒墨鱼仔 。并衍生出各种泡椒系列 。这个菜也是从饭馆中流传出来的 。
酸萝卜炖鸭子 。用很酸很酸的泡酸萝卜,这个萝卜是特别泡制的,外省没有 。一般要泡半年,越久越好 。这个菜衍生出很多品种,如酸豇豆炖、泡山椒炖、炖羊肉、炖鸡等 。1996年开始流行 。
邮亭鲫鱼 。出自重庆市大足县邮亭镇 。1997年开始风行 。调料非常多,吃法讲究 。
乌江鱼 。出自重庆市涪陵地区 。乌江贯穿重庆涪陵、黔江地区,支流众多,胜产各种野生鲜鱼,乌江鱼的做法是讲究鱼的鲜,但城市里一般都是养殖鱼,所以城市里做乌江鱼一般用鲶(黏)鱼 。1998年开始流行 。
毛血旺 。出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镇,一个保留了重庆古老码头文化的小镇 。将毛肚、血片(鳝鱼)、鸭血旺一起煮 。也是从贫苦的码头力工那里流传开来 。这几年比较火 。
上面都是一些比较典型、也比较风行的创新重庆菜 。另外还有什么来凤鱼、球溪鲶鱼、城口烧腊肉、黔江酸汤鱼(贵州也有)、南川竹笋肉、武隆的山菌烧山鸡、土匪鸡等很多 。
一般一个创新菜出来之后,最先的几个店,先是通过司机朋友流传,然后是万头攒动,然后像一阵大风一样,流行全市 。所有知道的,都按耐不住急迫的心情要去品尝一下 。
重庆的这些菜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般是由江湖厨师创制,原料、制作都比较大众化,不像成都的什么樟茶鸭子要几蒸几熏的,老百姓吃不起也做不来 。重庆菜的烹调方法一般是大油、猛料(有的菜是辣椒比菜多)、大火、大锅、大盆,讲究现杀现做 。在吃法上,也是比较粗鲁的,像泉水鸡,鸡头、鸡脖、鸡肝什么的混成一大盆,有时候鸡毛都看的见,比较符合重庆人的无法无天的心理和粗鲁直爽的性格 。
成都菜的改良
而成都菜就谈不上有什么创新菜了,比较著名且风行全国的好象就是冯鱼头,但其实也是一种鱼头火锅的改良 。因此成都菜很少有风行全国火暴异常的菜品出来,而重庆菜常常保持一种独领风骚的姿态 。比如现在风行北京的水煮鱼,连我家楼下的东北小饭馆都隆重推出了他们的水煮鱼 。简直让人觉得水煮鱼像强力流行感冒一样,杀伤力太大了 。
但成都菜却一直在挖掘川菜这个古老的宝库,不断地总结改良 。从选料、烹调、服务、经营,全方位的不断改良 。这个改良,不是某个厨子个人意识的改良,而是一种全民意识的不断积累基础上的不断改良 。
从汉代成都的相如涤器、文君当炉以来,成都的食客就讲究吃的意境、吃的体会、吃的完美 。李白(江油人,江油离成都150公里,少时常游历成都)的月下独酌对影成三的感觉,喜欢当街豪饮的重庆人是不会有的 。苏轼(眉山人,眉山在成都以南,离成都80公里)发明的东坡肉需要文火慢炖三个时辰,喜欢生吞活剥饮毛茹血的重庆人是不会有这个耐心的 。
你要吃地道川式小炒,成都的大小馆子都做得差不了太多,都比较讲究一致,干净程度要比重庆高一个数量级 。而要在重庆就花样百出了 。炒回锅肉,重庆的馆子有的放豆腐干、有的放莴笋头、有的放白菜,反正厨子他高兴放什么就放什么 。至于调料的选用,更是花样百出 。而成都的大小馆子,一律是放青蒜苗 。如果青蒜苗没有了,他会给你说回锅肉不能炒了 。这会让重庆人诧异万分 。
成都人精心总结每一个小菜的炒法,一个成都厨子总结一个回锅肉炒法,可以写上一万言,教你30天,然后一个师傅一个师傅地传下去 。一个重庆厨子总结回锅肉炒法,就是三个词:肉、辣椒、豆瓣,其他无可无不可 。你在成都随便的一个街边小店,吃一个干煸空心菜,都是那么香
脆爽口,回味悠长 。而离开成都,走遍全国,你都吃不到这样好的炒青菜 。成都人说,炒青菜是很难的,在重庆没有一个人同意,因为他们没有像成都人钻研这样深 。北京的炒青菜,就更不值得一提 。
当我还在成都读书的时候,我每周都要走两站地去吃一家小饭馆的烧白 。小饭馆的门脸不大,人也不多,一个三分羞涩的川西姑娘素面站在柜台里,然后轻轻地走来,轻轻地问要什么 。我一般要一份烧白、一碗米饭、一碗豆花、一碟泡菜 。然后姑娘轻轻地给地给你端上饭菜,再轻轻地走开 。烧白做得非常好,肉和芽菜都选得很考究,蒸的火候就更不用说的 。箴子米饭(成都一种蒸米饭的方法,将米饭放在一个木桶里蒸,有特别的清香)永远都是热腾腾软绵绵的 。而我就一个人静静地享用,休闲的感觉很有些月下独酌的味道 。而同样地在重庆吃,泼辣的紧张气氛就是像在吃牢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