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放鞭炮

放鞭炮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 。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 。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 。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 。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 。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 。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在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春节期间需要放鞭炮,鞭炮是每一年春节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下面介绍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的相关知识,一起了解一下吧 。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1贴对联
春节期间贴对联这个习俗从宋朝开始就盛行了,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会贴上春联 。俗称“门对”又称“春帖” 。并且对联一定要是红色的,这样更加透着喜庆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和期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
【为什么要放鞭炮】倒贴福字
春节期间大家都会在自己家中很多地方贴上“福”字,福字表达对福运、福气以及幸福的向往 。并且一般还会将这个福字倒着贴,因为倒过来的“倒”与“到”谐音,寓意“福到了” 。
年夜饭
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节日风俗之一,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
压岁钱
在春节时,长辈一般都会给晚辈派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
守岁
在除夕夜当晚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热闹气氛
一直都有过年期间放鞭炮的传统,这是因为鞭炮一炸响就打破了周围安静的氛围,这样能够给春节增添许多热闹的气氛,也增添了年味 。
辞旧迎新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喜欢放鞭炮,这是因为放鞭炮代表着辞旧迎新,欢送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
驱除年兽
传说上古时期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经常作乱人间,糟蹋庄稼、祸害百姓、无恶不作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叫“年”的怪兽害怕声音、害怕红色并且还害怕光亮,于是人们就生产了大量的鞭炮用了驱赶怪兽 。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2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喜庆的气氛现在已经随处可见,可是对于宝妈们来说,烦恼也来了,那就是随时都有可能响起的鞭炮声,总是让宝宝受到惊吓,接着哭闹不停,往往一整夜都不用睡了 。看看有经验的宝妈怎么做!
去年是宝宝出生后第一次在婆婆家过春节,每次鞭炮声响起,宝宝都会被吓一跳,晚上更是会被吓醒,哭闹半天 。因为之前都毫无准备,第一天晚上都是勉强度过的,只能抱着宝宝帮他捂耳朵 。
第二天,婆婆果断去邻居家去借耳罩,就是北方的小朋友冬天都会带的一种防寒耳罩,邻居家有个四岁的小孙子,家里给准备了好几个耳罩,怕小朋友耳朵会被冻着 。邻居给婆婆拿了个新的让宝宝用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给宝宝戴上,因为宝宝睡觉不老实,所以晚上得时不时的醒来看看 。
别看一个小小的耳罩,还真是管用,至少宝宝半夜被吓醒的次数少了 。提醒大家不要一整晚都给宝宝戴着,只在鞭炮声频繁响的那个时间段戴着就行,要不宝宝也会不舒服 。
白天的时候还好,鞭炮声不会频繁响,有响声的时候我就把宝宝抱到厕所,婆婆家的厕所几乎是封闭的,窗口很小,隔音效果也非常好 。那几天,厕所就成了宝宝的临时避难场所,一有响声,我就赶紧抱着宝宝躲进去,把小家伙逗的咯咯直笑 。大家也可以找家里面隔音效果较好的房间来躲避噪音 。晚上睡觉时也要选隔音效果比较好的卧室来睡觉,可以减少宝宝睡觉时被吓到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