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哪个名人不让自己的女儿裹脚

康有为 。
维新运动创始人之一的康有为写了一篇《戒缠足会檄》,在女儿到了缠足的年龄后拒绝为其缠足,遭到了家乡人的强烈反对,但他仍坚持不给女儿缠足,成为近代反缠足运动中的一段佳话 。此后,康有为的女儿曾陪他到西方游历考察 。1902年,清廷首次发出上谕,劝戒缠足 。
【近代哪个名人不让自己的女儿裹脚】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光绪十四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光绪十七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 。光绪二十一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
中国女性绑小脚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和结束?从南唐李后主开始 。
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为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 。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竟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面受到广泛赞美,乃至男子为这颤倒,女子为之痴迷 。难以想象,如果中国女子没有缠足是不是会出现更多的武则天与太平公主?
中国女人缠足,到底始于何时?文献和传说都不为少 。别的不讲,咱们骂人写文章又臭又长,称之为“王母娘娘的裹脚布” 。传说王母娘娘可是黄帝时期人物,说那时已裹小脚,无疑有点“古已有之”的阿Q遗风 。其实,据史家考证,中国缠足之俗,约始于五代末年“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后主时代 。早在盛唐之世,人们对妇女的“弓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时真想不明白,过去小脚女人走起路来已然是摇摇晃晃,弱不禁风了,还要嫌自己的一双小脚不够小,你一定会认为她这是“有病” 。然而现在,我们不是一样看到身边的一些女孩子明明已是标准身材了,还要天天嚷着喊肥健身,这与古代迷恋小脚的女人是不是同一种心理呢?清代,妇女缠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最为流行 。其中又尤以山西小脚为最,并有“从来小脚说山西” 之誉 。山西小脚又以大同为第一 。清朝统治者本来反对汉族女子缠足,康熙年间曾经诏禁之,违者拿其父母家长问罪 。当时有某大员以“奏为臣妻先放大脚事”上疏,结果传为全国笑谈,可见缠足“魅力”之强大 。最后闹得康熙皇帝在禁止缠足的禁令仅颁布了几年便自动撤销 。不惟如此,旗人女子也开始东施效颦,直到乾隆皇帝屡次下旨严禁,才刹了些旗女缠的风气 。格格们无可奈何,只得穿上底部类似金莲形状的木屐充充门面 。眼见皇帝老儿拿汉人的缠足没办法,小脚狂们自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于是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女子的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 。缠足之所以能够广泛兴盛而且历时弥久、蔓延极广,无疑是宋代以后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对女性禁锢的直接后果 。小脚女人不仅迎合了封建统治者与士大夫视女性为玩物的低级趣味,满足了封建时代性变态男子所谓小脚“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的病态性意识与奇特审美观,而且还成为封建时代禁锢女人走向社会的一种压迫手段 。宋代朱熹就曾热衷于在福建南部等地推广缠足,作为贯彻男女隔离、“授受不亲”、 “静处深闺”的“治女”策略 。一经缠足,连走路都走不稳了,女人岂不就十分“老实”了?
女孩缠足一般从四五岁开始,用布条将脚裹紧,不使脚长大,到六七岁时已缠成型,不能再长大了 。讲究的人家挑八月廿四日这一天给女儿裹小脚 。这天照例要"煮糯米和赤豆作团,祀灶,谓之粘团 。"据说食糯米能令胫骨柔软 。缠足时先将脚拇趾以外的四趾屈于足底,用白棉布裹紧,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白天让两女仆扶着行走,以活动血液;夜里将裹脚布用线密缝,防止松脱 。到了六七岁时,再把趾骨弯曲,用裹脚布捆牢密缝,以后日复一日地加紧束缚,使脚变形,要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才算大功告成 。经过多年残酷的缠裹,一双脚几乎从皮肤到肌肉、韧关节、骨骼都有巨大的变化 。从外形看,皮肤白细柔软,脚心深陷;从底面看,基本上是一个三角形的架构,无法正常地以脚掌使力走路,同时也失去了跳跃、舞蹈的能力,只能"待字闺中" 。而当时的男人们认为,女人缠了足后,就不能轻易地跨越庭院与别的男人交往了 。俗语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湖北有一首民歌叫"大脚十恨歌" 。湖南华容的歌谣是:"裹脚呀裹脚,裹了脚,难过活,脚儿裹得小,做事不得了;脚儿裹得尖,走路只喊天,一走一蹩,只把男人做靠身砖 。"可谓唱出了其中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