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真正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重耳被介子推救了一命之后却忘记报恩,追悔莫及的时候才发现介子推已经去世,于是便有了清明节和寒食节,后来民间把两者混合成清明节 。清明节传统礼俗以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为主,包含自然和人文的内涵 。”
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纷纷祭祀自己的祖先 。我国的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朝,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每年定4月5日为法定的假期,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的来历如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最早是帝王将相的“祭祀”之礼,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普通百姓才开始效仿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射柳、蚕花会、扫墓 。其中踏青、扫墓、祭祖最为常见 。
每年清明节,人们都会自发性的为清明节准备相关的一些东西 。比如纸钱、香烛、水果点心等进行祭奠,用来向逝者表示自己的思念 。同时也会在闲暇时间结交三五好友去郊外踏青,享受春天的气息 。踏青、扫墓这两大主题一直传承至今 。
它除了是个 “节日”,还是一个“节气” 。正如杜牧笔下的《清明》所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该句诗就是对清明时节天气情况的最好写照 。
当代清明节主要有哪些习俗?扫墓 。“百善孝为先”,这可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美德 。清明扫墓正是体现孝道的一种方式 。每当这一天到来,人们都会自发性的赶到墓地扫墓,先清理好墓碑上的尘土,再修剪一下周围的杂草 。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再献上鲜花,双手合十跪在墓碑前 。这是活着的人对逝去之人表达思念、感恩的一种方式 。
踏青 。清明节是每年4月份,寒冬退去,春日袭来,大自然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每到这时,大家都会选择在节假日外出看看美景,远离城市的喧嚣,使身体都与心灵都得到最好的释放 。
如果时间充裕,很多人还会选择到郊区露营,将自己的人生按下暂停键,全心全意去感受大自然赠送的礼物 。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影响相对更大更广 。那么,清明节的来历你知道吗?下面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下吧!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 。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 。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1、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2、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
3、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 。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 。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
4、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清明节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