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 。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 。
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 。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 。“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 。
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 。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
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 。
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 。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 。
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 。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 。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 。
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 。”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 。
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 。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 。
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 。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 。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
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 。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 。
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 。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 。
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 。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 。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 。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 。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 。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 。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 。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
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 。这个“力”,是指气力 。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 。
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 。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 。
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 。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这是就正面来说 。
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 。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 。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 。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 。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
- 道系是什么意思 和佛系的区别
- 明矾的危害
- 青瓜的功效有哪些
- 男性滴虫尿道炎症状有哪些
- 求重庆地道的干烧耗儿鱼做法
- 脑血栓患者应该吃什么
- 西芹怎么切,你知道吗?
- 意外的经典语录
- 狐狸和葡萄明白了什么道理
- 道路运输资格证怎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