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大佛具体在哪( 三 )


全市气象灾害以低温、干旱、洪涝为主 。低温危害以春季低温影响最大 , 能造成小麦冻花、水稻烂种烂秧;干旱以春早、夏旱为主 , 干旱严重时 , 部份地方人畜饮水均发生困难;受地形影响 , 乐山是暴雨的多发区 , 降水强度又大 , 峨眉山市93年9月29日降水量达525毫米 , 创全省之最 , 加之又处于三江汇合处 , 洪涝影响较大 。
主要景点
乐山大佛、巨型睡佛、东方佛都、灵宝塔、凌支禅院、佛国天堂、海师洞、九曲—凌云栈道、麻崖浩墓、乌尤山等
相关介绍
乐山大佛 , 位于凌云山上 , 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 , 山水交融 , 与峨眉山遥相呼应 。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 , 他当时结茅于凌云山上 , 他见三江(即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江水汇聚山下 , 惊涛裂岸 , 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 。于是他发宏誓愿 , 逢岩开凿弥勒大佛 , 欲仰仗无边法力 , “易暴浪为安流” 。从此 , 海通历尽艰辛到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 , 于公元713年开始动工 , 经三代工匠精心雕刻 , 至公元803年历时90年时间才完工 。
乐山大佛比例匀称 , 通高71米 , 坐身高5996米 , 肩宽28米 , 是世界上最高的弥勒石刻大佛 。1989年一位广东游客在大佛附近发现了一尊巨型睡佛 , 且乐山大佛端坐于睡佛的心胸中 , 这是大自然无意的巧合 , 是天造地设的奇迹 , 一睡佛、一坐佛 , 一天然生就、一人工凿成 , 
乐山大佛发源于川北大雪山的岷江 , 带着大量的雪水 , 滚滚南下 。当它进入成都平原 , 来到乐山城下 , 已经是一条水面开阔的大江了 。在这里 , 它同波涛汹涌的大渡河 , 水流湍急的青衣江汇合 。就在这三江汇合得地方 , 坐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乐山凌云大佛 。
这座佛像凿塑于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一面的崖壁上 , 和乐山城隔江相望 。它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 , 体态雍容 , 深情自若 。
这尊雄伟的佛像高71米 , 也就是快有北京饭店新楼这么高了 , 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 。它的头长147米 , 宽10米 。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 。他的耳朵长7米 , 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 。它的脚背宽85米 , 可以围坐100多人 。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 , 过去认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 , 高53米 , 而乐山大佛比它要高出18米 , 乐山大佛真是大的惊人 。游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 , 莫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 , 表示赞叹和钦佩 。
据新华社1990年报道 , 在乐山大佛外围 , 发现了一尊全身长达4000余米 , 有几座山体组成的“巨型睡佛” 。这尊睡佛四肢齐全 , 体态匀称 , 面目清秀 , 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线上 , 仰面朝天 , 慈祥凝重 。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 。巨佛的头、身、足 , 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组成 。佛头由整个乌尤山构成 , 山上的石、翠竹、绿荫、山径、亭阁、寺庙 , 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发髻、睫毛 鼻梁、双唇和下颚;佛身由凌云山构成 , 山上九峰相连 , 犹如巨佛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和健美的腿;脚板翘起的佛足是龟城山的一部分 。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自然、和谐 , 犹如天造地设 , 毫无人工刀迹斧痕 。现观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乐山市滨江路“福全门” 。
无独有偶 , 此后不久乐山市又发现一尊形态逼真长3000米的巨型“女卧佛” , 它由三龟山、东岩山构成 。下龟山为女佛的头 , 下、中龟山间为其颈 , 中龟山一峰凸起犹如其胸 , 上龟山、东岩山为其双腿 。两佛抵足相连 。观看女佛在“福全门”上游百米之内 。
这座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 , 由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发起造像 , 工程一度中断 , 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 , 才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完成 , 历时九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