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船三个巧妙的设计

明代福船三个巧妙的设计分别是:
1、第一个巧妙的设计:首部尖 , 尾部宽 , 两头上翘 , 首尾高昂 , 船的两舷向外拱 , 两侧有护板 , 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 , 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 , 吃水又深 , 可达到四米 , 适合于作为战船;
2、第二个巧妙的设计:是船体高大 , 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 , 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 , 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 , 下层装土石压舱 , 二层住兵士 , 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 , 上层是作战场所 , 居高临下 , 弓箭火炮向下发 , 往往能克敌制胜;
3、第三个巧妙的设计:操纵性好 , 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 , 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 。
历史上明朝海军到底有多强大是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 。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 , 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 ,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
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 , 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 , 其中1350艘巡船 , 1350艘战船 , 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 , 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 。
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 , 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 , 到郑成功收复台湾 , 明朝立国近三百年 , 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
扩展资料:



明朝水师的著名战役:

1、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 , 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 , 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
此战 , 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 , 分兵据守鄱阳湖口 , 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 , 巧用火攻 , 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 , 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 。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
鄱阳湖大战是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
2、屯门海战
屯门海战是发生在1521年(明正德16年)8月底至9月间 , 由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在屯门地区抗击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人的战役 。
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 , 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 。“屯门海澳” , 指深圳后海湾、内伶仃岛及香港青山一带 , 是葡萄牙人侵扰明东莞县时最初占据的地方 。
3、西草湾之战
西草湾之战是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明水师与佛朗机海军的一场海战 。
1511年 , 葡萄牙已经有海员越过非洲到达满剌加 , 并对当时的大明广东布政使司的屯门军镇(今香港的屯门一带)虎视眈眈 , 渴求占领该地 , 并向大明宣战 , 以明水师胜利告终 , 葡人逐渐放弃武力侵略屯门之野心 。
【明代福船三个巧妙的设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水师
明朝先进航海技术如什么使用明朝的航海技术比较发达 。
1、船型先进: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到明代 , 已经产生了沙船、广船、福船三种海船船型 。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 , 结构复杂 , 航速较高 , 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所使用的船正是采用了福船的船型 。
2、船舶动力:在利用风力航行的时代 , 船舶动力也是我国古代船舶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 , 郑和的福船在动力推进系统的桅帆和桨橹这两个重要环节采用了独特的设计 , 桅杆不设固定横桁 , 可适应海上风云突变的情况 , 航行灵活 。
3、海上导航:在记载郑和船队有关航海技术的 。
郑和的远洋航行 , 前后七次 , 都战胜了狂风巨浪 , 胜利返回 , 说明明代初期 , 我国的航海技术还居于世界前列 。当时使用的仪器和掌握的先进技术 , 包括航海罗盘针、计程法、测探器、牵星板、针路记载、航海图绘制等 。罗盘针是航海中最重要的工具 , 由领航员(火长)亲自掌握 , 并决定航向 。火长还掌握针路和航海图的绘制与使用 。郑和下西洋时 , 选择最有经验的人任火长 , 船上设有专门放置罗盘的针房 。计程法是计算航速与航程的方法 。已知宝船的长度 , 把木片从船头投下 , 测出木片从船头到达船尾的时间 , 以船长除以时间 , 就得出了航速 。当时航海一昼夜分为10更 , 用燃香计算时间 。用航速乘以时间 , 就可求知航程了 。当时 , 船的航速约为一更3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