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赏析( 五 )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 , 自然和谐 , 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 地点在“溪亭” , 时间是“日暮” , 作者饮宴以后 ,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 , 看起来 , 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 , 接写的“兴尽”两句 , 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 , 兴尽方才回舟 , 那么 , 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 , 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 , 行文流畅自然 , 毫无斧凿痕迹 , 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 , 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 , 这样的美景 , 一下子跃然纸上 , 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 , 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 , 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 , 词嘎然而止 , 言尽而意未尽 , 耐人寻味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 , 只选取了几个片断 , 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 , 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 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 , 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 这首诗不事雕琢 , 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
是李清照回忆外游时所作 。
【作者简介】
李清照 , 自号易安居士 , 济南章丘(现山东章丘)人 , 宋朝杰出的女词人 , 也是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 。
如何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 赏析如下 。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 , 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 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 , 全词一气贯注 , 着意渲染愁情 , 如泣如诉 , 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 , 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 ,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 , 缠绵哀怨 , 极富艺术感染力 。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比较形象 , 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七组十四个叠字 , 犹如信手拈来 , ”看似平平淡淡 , 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 , 却写得字字含愁 , 声声是愁 , 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 , 如徐虹亭语:
“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 “寻寻觅觅” , 是作者的动作行为 , 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 , 内心极为哀愁 , 再加上一人孤处 , 更是百无聊赖 , 空虚郁闷 , 为了排解这一哀愁 , 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 。寻啊觅啊 , 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 , 一切都是那么茫然 , 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 , 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 。
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 , 常言说“人悲物亦悲” , 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 , 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 。正所谓“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 , 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 , 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 。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 , 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
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 , 说天气变化无常 , 忽暖忽寒 , 人最难调养身体 。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平 , 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 , 而写作此词时 , 已是形单影只 , 孤身飘零 , 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 , 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 , 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 。怎么办?只有借酒驱寒 , 借酒浇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