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谁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期间八位著名的散文家,他们都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或有较高的造诣,其中包括唐代的两位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排在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韩愈,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并倡导了唐朝古文运动 。自三国时期以来,文坛上流行的都是骈体文,字句相对,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过分追求辞藻而忽视内容,于是韩愈提出了“古文”,这里的“古文”是指两汉时期朴素自由、无拘束的散文文风 。韩愈和柳宗元认为文章要注重内容的价值,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立意深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辞藻的精雕细琢,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说法 。这两位文坛领袖带领唐代的文风进入了新的时代 。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师说》、《论佛骨表》、《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等 。
到了晚唐时期,文风开始追求华丽,古文再次衰落,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承了韩愈和柳宗元的思想,再次开始了文风改革,开始了宋朝的古文运动 。


王安石与谁并称什么?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又有“一门三学士”之称:父:苏洵;兄:苏轼;弟:苏辙 。
韩愈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 。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