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作者是谁

《大学》的作者并没有记载是谁 , 但传说为曾子所作 , 《中庸》的作者是战国时子思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 , 在古时《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 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 , 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 , 宋元以后 , 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
资料扩展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 , 内涵深刻 , 影响深远 , 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 , 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 , 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 , 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 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中庸》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 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 并提出“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等 。
《大学》《中庸》的作者是谁?《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 , 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 , 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 , 其地位更加突出 , 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 , 也是诸经的代表作 。《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 ,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 , 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 , 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
一、关于《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 , 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 通篇引《诗》、《书》立论 , 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 , 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 , 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 , 在亲民 ,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 定而后能静 , 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 ,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 事有终始 , 知所先后 , 则近道矣 。”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 , 也是全文的纲领 。《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 , 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 , 亲(新)民 , 达到社会的至善 。如何完成 , 要有先有后 , 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 。前者是目的 , 后者是方法 , 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 , 层层推进 , 次第分明 , 结构严密 。
二、关于《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 ,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 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 。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 , 故笔之于书 , 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 , 中散为万事 , 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 , 卷之则退藏于密 , 其味无穷 , 皆实学也 。”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 , 孔子之孙 , 他是战国初人 , 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 。但就其内容考察 , 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 , 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 。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 , 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 。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 , 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 , 不提孔子 , 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 。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人 , 继天立极 , 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其见于经 , 则‘允执厥中’者 , 尧之所以授舜也 。‘人心惟危 , 道心惟微 , 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者 , 舜之所以授禹也 。尧之一言 , 至矣尽矣 , 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 , 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 , 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