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 )


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 。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 。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 。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 。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 。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 。” 农人置之不理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 。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人 。”说着,让养马人去要马 。养马人对农人说:“我耕于东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 。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你不管饭的话,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 。” 农人听了,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 。养马人牵回马,孔子含笑看子贡一眼 。子贡羞愧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 。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 。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
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 。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 。” 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 。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大地,所有的死亡都回归大地,大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养育万物而从没听过它说什么 。” 子贡听了连连点头 。
【采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贡和孔子离开宋国,经郑国、陈国要去楚国,途中经过一片桑林,遇见连两位长相清秀的养蚕女子在林中采桑,孔子随吟了一句:“南枝窈窕北枝长 。” 一采桑女随即答道:“夫子在陈必绝粮 。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 。当师徒十多人走到陈国和蔡国边界时 。边界守军不让他们前往楚国 。孔子师徒围困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 。被困的第四天,粮食没有了,他们只得挖野采充饥 。几个弟子相继饿出了病,躺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孔子却神色坦然地坐在舆帐里,诵诗、唱歌、弹琴不止 。子路心烦意乱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侯吗?“ 孔子看着满脸忧怨之色的子路,心平气和地说:”君子在穷困的时侯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穷困不能控制自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 子路想说什么,却没说,赌气地扭身便走 。孔子深知,在这危难关头,弟子们的思想很活跃,对他的作为不理解,对他的政治主张产生了怀疑 。他想,很有必要和弟子们进行一下思想交流 。于是,叫来刚刚离他而去的字路,问道: “《诗?何草不黄》里说:‘我们既不是野牛也不是猛虎,为什么要流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 。’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困在这里?” 子路寻思了一下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才不信任我们;恐怕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人家才不放我们通行 。” 孔子摇头:“假使有仁德的人能使人信任,那还会有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饿死在首阳山呢?要是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够处处畅行无阻,哪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孔子又把子贡叫来,问他同一个问题 。子贡说:“是不是老师的主张太大了,因此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 。老师何不降低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靠近一下现实呢?”子贡直来直去的话,其实是他思索了好久,早想向老师建议的一个问题 。孔子不满意地说:“赐呀,一个善于耕田的农夫,不见得有好收成;一个好的工匠虽有精巧的手艺,然而却未必能使人都称心如意;君子也是一样,他只能专心地修道,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却不一定被社会容纳 。现在,你不能坚信自己的理想,反而想一味地迎合众人,志气真是小啊!” 子贡听了老师的话,开满心里虽然不舒服,也不完全同意老师的看法 。但老师矢志不移的精神和高尚的操守却深深感动了他 。孔子又叫去了颜回,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颜回说:“老师的道理太大了,天下虽大却还是容不下 。虽说如此,老师不改其志,依然推行自己的主张 。不被世俗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世俗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 。“ 孔子听了颜回的话,愁苦了几天的脸上有了笑容,说:“好小子,好小子!要是你将来成了大富翁,我一定做你的管帐先生 。” 颜回走了,孔子看着颜回的背影,心花怒放地想弹奏一曲 。他去拿琴,不经意碰了琴旁的一个袋子 。袋子里面装的是前些天子贡卖玉的金银 。看着这些钱袋,孔子想起刚才称赞颜回,批评子贡的话,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他放下琴,一下子没了弹奏乐曲的兴致 。孔子师徒被围困的第七天,来了位骑马的将军,他有意戏弄这些书生,令人拿出十多个九曲珠说:“如果用丝线穿起来,就让你们进楚国 。” 孔子和弟子们不能穿这九曲珠 。孔子想起采桑女的话,叹道:真是一语成谶啊 。孔子便让子贡返回去向采桑女求教 。子贡回到桑林旁的那户人家门前 。家中人称女子不在,并以一菜瓜给子贡 。子贡说:“‘瓜’子(籽)在内也 。” 这时,那个与孔子对诗的女子从房内走出来,她说给子贡穿九曲珠的办法:“用蜜涂珠,以丝系蚁,如不肯过,用烟熏之 。” 子贡给女子施礼,并掏出银子,让女子给些吃的 。女子给了子贡一大块羊肉和两条鱼 。子贡再次谢女子 。子贡回到孔子身边后,依采桑女教的方法穿了九曲珠 。将军也不食言,便解除了对孔子师徒的围困 。孔子师徒被围已达七日,师徒们已吃了几天野菜,许多弟子都饿得无精打采 。围军一散,子贡急忙拿出向采桑女讨来的鱼和羊肉,大师兄颜回充当火头军,点火做起了野炊 。颜回见老师和师弟们都饿得大眼瞪小眼,恨不得抓住生鱼就吃,拿过羊肉就肯的样子,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鱼肉、羊肉放在一个锅里煮起来 。孔子向来主张“食不厌精”,他见颜回把鱼和羊肉放在一块,眉头皱了洲,但已有指责颜回的力气啦,只好听之任之,眯着双眼就等开锅了 。过了一会,肉做熟了,颜回先给孔子端上了一碗 。不知孔子是饥不择食,还是确觉得好吃味美,刚刚喝了一口汤就连连赞道:“真鲜,真鲜!” 孔子望着弟子们的吃相,突然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仓颉造字,将合、赞二子的合写称鲜,这个鲜字是毫无道理的,鱼、羊肉合炖才叫鲜哪!干脆,从今天以后,就把鱼羊二字的合写当成‘鲜’吧!” 弟子们听了,一边大吃二喝,一边连声称赞:“改得好,鱼羊合炖为‘鲜’,真是名副其实!名副其实!” 从此,汉语中便有了这个看了令人口中生津,富有韵味,使人遐想的“鲜”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