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作者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一起在知青中广为流传 。作为上山下乡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在“一片手的波浪翻动”与“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中”,诗人突然感到:“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
在当时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从而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食指这样的诗却以真率朴素的态度,将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经验彰显出来 。他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表现在这首诗中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地组合起来,这在1949年以后的大陆文学中是很罕见的 。幻觉中“剧烈地抖动”的“北京车站”,作为“我”的心灵的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 。另一个“幻觉蒙太奇”也很精采,“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对“幻觉”的出色表现,在文革中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中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表现出他们对政治权力话语的轻蔑与反叛 。只是与西方现代主义起源于对“人”的深刻怀疑不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其目的与出发点,“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政治权力者们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现实的黑暗、悲哀与人性永恒的喟叹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
赵振开的小说《波动》被称为“从黑暗与血污中升起的星光”,其中也有类似的对幻觉的描写 。在女主人公萧凌的意识中,母亲惨死的场面作为一种“创伤性经历”不断地强烈地回复到她的幻觉中:
“皮带呼啸着,铜环在空中闪来闪去 。突然,妈妈冲出重围,向阳台跑去,她敏捷地翻到栏杆外面 。‘反正一死,谁要过来,我就跳!’一切都静止了 。天那么蓝,白云纹丝不动,阳光抚摸着妈妈额角上的伤口 。
‘ 妈妈——’我大叫一声 。
‘ 凌凌——’妈妈的眼睛转向我,声音那么平静 。妈妈 。我 。妈妈 。眼睛 。血珠 。白云 。天空……
娃娃脸似乎清醒过来,他用皮带捅捅帽檐,向前迈了一步 。‘跳呀,跳呀!’我扑上去,跪在地上紧紧抱住他的腿,用苦苦哀求的目光望着他 。他低下头犹豫着,嘴唇微微张开,露出亮闪闪的牙齿 。他咽了口唾沫用力把我推开 。
“妈妈——”白云和天空陡地翻转过来 。“
很难设想,如果不是这种蒙太奇式的幻觉描写,食指诗歌与赵振开小说中的强烈情感如何表现出来 。在当时的流行的艺术模式中,个人的爱憎感情必须以阶级标准来判断,“小我”的感情必须服从“大我”的理想,在这种话语模式中,个人的真正的感情必须按阶级的标准来过滤与消解,其任何流露如果最终不归结为对革命理想的衬托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甚至是反动的 。(即使在当时知青的地下文学中,这种话语模式也颇有市场,其典型例子如同样表现年轻一代中思想冲突的长诗《决裂 。前进》 。)在这一背景下反观食指与赵振开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精神上的觉醒与艺术上的探索的同步性 。这种艺术探索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对现实进行祛魅除幻,其目的正如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所说的,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受,为了感受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18就此看来食指与赵振开对个人主观感受的表现,无疑是冲破文革中虚假的权威话语对个人的真实生活经验的遮蔽的有力手段,在这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艺术中,蒙在时代表面的灿烂辉煌的神话面纱才被撕得粉碎,显示出现实“黑暗与血污”的真相 。在此之后,人性的觉醒才有可能随着个人的觉醒进入人们的脑海与视野之中 。
事实上,食指诗歌与赵振开小说中充满了个人象征与个人意象 。上举的幻觉意象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而《波动》中的个人象征与个人意象还要丰富,“书中那座城市充满了纯粹的错觉、埙坏的偶像、邪恶、暴力、种种荒谬还有孤独 。”如杨讯出场时的叙述:“车站小广场飘着一股甜腻腻的霉烂味 。……一路上,没有月亮,没有灯光,只是在路沟边草丛那窄窄的叶片上,反射着一点一点不知打那儿来的微光 。”这种充满了个人情绪的意象为全书定下了压抑的基调,有一种整体的效果 。又如萧凌的意识活动,其中有些意象特别具有尖锐的刺激力:
- 如何评价演员佐伊丹斯切尔
- 如何评价杨绛的洗澡
- 汽车地毯如何清洁
- 坐飞机如何选座位
- 缅甸花梨木家具如何保养
- 雪纳瑞幼犬如何饲养
- 如何评价约翰威廉姆斯
- 如何评价约基奇连续三场三双
- 如何评价月关的小说
- 如何评价月光男孩豆瓣评分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