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看」相当于「一键分享」,不是你的朋友圈,而是「看一看」,但也有很多人表示反感,有几种典型的用户心理:
觉得好,但只想悄咪咪自己看(个人相关)觉得好,不好意思分享(内容相关)觉得好,分享出去和人设不符(个人相关)我喜欢,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干嘛(隐私相关) 这四种用户心理,第二个不好意思分享看似取决于内容,其实和第三个心理一样:觉得内容好,但发出去和人设不符合 。
说白了,用户不分享的场景就是:我不想分享 。而主观意愿的不想分享,我们没办法强迫,但是,我们可以提高它的分享意愿 。
前面站在产品的角度分析了下读者「用」和「不用」“在看“的场景,那么“在看”能满足他们怎样的需求呢?也就是,基于读者怎样的需求,微信团队上线了“在看” 。
需求1:提高分享效率
对于真正有分享需求的用户,平常想要朋友圈会有3-5个步骤:点击分享–朋友圈–(输入文字)–(选择可见范围)–发送 。
加括号的两步是可选项,即便不操作这两步,仍有三个动作 。「在看」就很简单了,点一下就可以了,同步显示在「看一看」,这无疑缩短了用户的分享步骤、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
需求2:强化阅读态度和行为
如果说此前的「点赞」或「好看」只表达喜欢的情绪,那比情绪更浓重一点的就是「行为」了,在看就是「情绪和行为」的综合体 。
需求3:个人表达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有标签的,它取决于别人看到了怎样的你,就比如你每天都在朋友圈发明星的娱乐八卦,你的形象就会和“好奇心强”、“爱八卦”挂钩 。
你分享了怎样的内容一定程度也代表了你的审美、你的观点、你的态度,你在分享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说白了就是你的人设 。
思路二:从产品角度来看2017年5月份的微信版本6.5.8中,微信实验室上线了“搜一搜”、“看一看”功能 。到了2018年2月份,微信团队认为新功能已经打磨完毕,才开始正式上线 。
1. 产品底层逻辑现在的「在看」则升级了这种机制,把它平台化了,读者的点击行为相当于把文章推进到了“指定专栏”,整个沟通机制就变了 。
2. 产品设计逻辑用心的用户可能发现了,「在看」用的是类似「圈子」的六芒星图标,而以前的点赞是个经典的「大拇指」的图标 。而大家都知道,图形也是一种很好的「语言」 。
六芒星的图案看起来像“圈子”,而大拇指则是非常经典的“认同”和“赞扬”的手势 。
而且大家都知道「在看」需要搭配着「看一看」服用,相当于微信的「另一个朋友圈」:只有这一个阅览入口 。另一层面来看,也是把朋友圈的内容进行了分流 。
思路三:从业务角度来看在2019年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谈到加入“好看”这一功能的原因时,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表示,看一看中有两个内容分类板块,分别是“好看”和“推荐”,各自代表了社交和机器推荐 。
他认为,机器推荐其实遇到了瓶颈,只能尝试社交推荐这条路,希望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打破信息茧房,帮用户“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随后不久,“好看”变成了“在看” 。
1. 内容生态是否健康其次,越是从“吸睛大法”中获益,就会有越多的标题党、裂变党刷屏,导致大家看到的信息越来越同质化,基于微信的内容生态系统也逐渐出现“恶性循环” 。
张小龙在微信八周年的演讲里提到过一个数据:“尽管好友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 。”
假设每篇文章阅读需要5分钟,你阅读2篇文章就占据了每天浏览朋友圈平均时长的1/3 。但是,你看朋友圈不是为了看文章,如果你真的想看文章会去对应的平台 。
比如你想看八卦、你会去微博和豆瓣;你想看行业知识,你会去虎嗅、36氪;你对奇闻逸事感兴趣,会去知乎搜索 。
你刷朋友圈无非是为了“放松”,为了看到更多的“朋友日常”,你只会拿出更少的时间点进去看文章(或者直接收藏回头有时间再看) 。
微信想要看到什么?你多分享生活,发发感想、晒晒美照,它打造的是一个“生活圈” 。
在看+看一看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朋友圈内容分类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分享工作、干货、新闻,甚至有些人的朋友圈一眼看到底全是链接 。
有了「在看+看一看」,既降低了用户的分享成本,同时也把公众号内容做了分区,想看大家都在看什么文章,可以直接去“看一看”刷一刷 。
- 哈士奇如何饲养
- 古代时读书最勤奋的人是谁
- 交强险报销需要什么材料
- 弹幕的弹怎么读
- 什么什么之意的成语
- 不亦乐乎的意思
- 什么什么至诚的成语
- 怎么给iphone设置铃声 苹果手机设置闹钟铃声的方法
- 英雄联盟各类英雄怎么出装备
- 人类的本质是鸽子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