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

望闻问切是由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在其编著的古代医学著作《难经》中有所记载:“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具体内容: 望诊 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来推断疾病的方法 。
闻诊 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证的参考 。
问诊 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 。
切诊 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征象,来了解病人所患病证的内在变化 。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难经·论病·六十一难》关于望、闻、问、切的描述: 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望闻问切”是由名医扁鹊提出的,他在《难(nàn)经》中写道:“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其中,望,是通过人体形、色、神三个部分表现出来的特征来观察体内的变化 。闻,即运用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各种声响进行诊断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郑州(现河北省任丘县)人,战国时期有名的民间医生,人们都称他为神医 。望、闻、问、切四诊,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鹊 。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 。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 望闻问切是哪个人提出来的1、望闻问切是扁鹊提出来的 。望闻问切来源于扁鹊《难经》中的第六十一难,后来被中医总结为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之一 。
2、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以及排泄物来推断疾病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声音的强弱、高低和嗅气味两个方面来分辨病情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患病的时间长短、以往病史、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相关情况来判断疾病 。切诊是检查患者的脉搏,通过脉象的变化来了解疾病 。
3、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原名秦越人 。“扁鹊”一词原本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为人解除病痛的鸟,因为秦越人医术高超,所以百姓便敬称他为“扁鹊” 。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01扁鹊
望闻问切是扁鹊提出的 。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望闻问切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
望闻问切是扁鹊提出的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合称四诊 。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望闻问切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郑州(现河北省任丘县)人,战国时期有名的民间医生,人们都称他为神医 。望、闻、问、切四诊,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鹊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 。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 。《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 。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