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的故事

成式的《酉阳杂俎》 。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 。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 。
       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从此,人们用“狼狈为奸”来比喻互相勾结,共干坏事 。


狼狈为奸的故事 狼狈为奸的成语故事说的是狼和狈利用彼此身体上的优势取长补短,去羊圈捕捉羊,它们轻而易举的就捉到了羊 。那么狼和狈到底是怎样捉羊的呢?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看故事的同时也要进行思考哟
一、狼狈为奸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两种长相非常相似的野兽,分别叫狼和狈 。它们都是喜欢偷吃农家猪羊的野兽 。二者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 。这两种野兽,经常一起去偷猪、羊等家畜 。
有一次,一只狼和一只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 。但是羊圈的墙和门,都很高,狼和狈都不能爬去 。于是,它们就想了一个办法 。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再由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 。商量过后,狈就蹲下身来,狼爬到狈的身上 。然后,狈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 。狈伸直身子后,狼将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 。
这样偷羊的事,狼和狈经常合伙干 。假如狼和狈不合作,就不能把羊偷走 。养羊的农民也会少很多损失 。然而,狼和狈却经常那样合作,而且走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非常亲密 。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种现象总结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相互勾结干坏事的人 。
二、狼狈为奸成语解释:
【注音】láng bèi wéi jiān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
【解释】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 。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同流合污、气味相投、朋比为奸、沆瀣一气
【反义词】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同心协力
【年代】古代
【狼狈为奸的故事】 【例句】旧社会,地方上的豪绅经常与官府中的'坏人,欺压百姓 。
三、狼狈为奸的两兽介绍
狼:居住在洞穴中,比狗大,尖头尖嘴,白颊而两肋相连,身体前高后宽,脚不很高,能吃鸡、鸭、鼠类 。它的色黄黑相杂,也有苍灰色的,它的声音能大能小,它的肠直,所以呜叫时后窍都会开动 。
狈:为中国传说的一种动物,犬属,为狼的近亲 。由于狈的前腿特别短,所以走路时要爬在狼的身上 。有见及此,狈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一旦没有狼的扶助,就不能行动 。
《康熙字典》中“狈”的解释是:“狈,兽名,狼属也 。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 。相附而行,离则颠 。”这一解释比较合乎科学道理:第一,狈并非传说中的兽,自然界里有狈;第二,狈就是狼生下的畸形后代,一条腿或两条腿发育不全,走起路来要趴在健全的狼身上 。狼一离开,就要跌倒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食物本草》中谈到“狈”时说:“狈足前短,能知食所在 。狼足后短,负之而行,故曰狼狈 。”狼群中的畸形狼较罕见,又难以自己去觅食,存活下来的数量更少 。曾有人亲眼在狼群中见到狈的身影,当驱散狼群时,狈趴在地上急得团团转,寸步难行 。知道狈就是畸形的狼 。
四、狼狈为奸的点评
狼和狈虽然很聪明,但他们的做法不可取,我们不要学他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与坏人做朋友、狼狈为奸,不然正义会离你越来越远,邪恶将离你越来越近 。所以我们要与优秀的人为伍,让自己也变得优秀起来 。
狼狈为奸的故事有哪些狼狈为奸的故事:
传说从前有一只狼和一只狈一起来到牧民的羊圈外面准备偷羊吃,羊圈很高,它们跳不过去,于是想出一个办法,由狼站在狈的脖子上,狼用前脚去抓羊 。这样狼伸出前爪狠狠地抓住一只羊拖出羊圈与狈一起享用美餐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