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介绍长城的相关资料 关于长城的资料简介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文明没有断绝的古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自先人们在黄河流域诞下华夏文明的第一颗火种后,这颗火种就愈发茁壮,历经数千年历史,筚路蓝缕,最终成为一把大火,照亮了整个东方 。中华文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也曾经历失败,遭受劫难,走到毁灭的深渊前,然而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顽强的生存下来,吸收各族文化,形成更加富有生机的中华文明 。而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先人们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财富,许多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财富 。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不过若是问起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遗产,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说是“长城” 。中国人提起长城时,总会自豪而骄傲的称呼它为“万里长城”,它自诞生起,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它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饱含血与泪的历史 。

整理介绍长城的相关资料 关于长城的资料简介

文章插图
对于长城,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有长城这项最为珍贵的文物古迹,不过许多人对长城基本上都是浅尝辄止,对它其实并不是十分熟悉 。长城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非常厚重,光是它在古代的名称就有许多 。比如在春秋时,长城就已经被叫做长城,而且它也是最通用的名称,《史记·楚世家》中就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同样在春秋时,楚国却将长城称为“方城”,《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将长城称为塞、边墙、壕堑等 。长城在古代的名称极多,不过纵观这些名称可以发现,古代时长城的核心作用就是作为要塞,抵御外敌,因此它才有壕堑等军事化称谓 。

整理介绍长城的相关资料 关于长城的资料简介

文章插图
华夏文明在古代并不弱小,先人们非常崇尚强大的力量,并且重视武力 。在夏商周时期华夏民族政权经常对外用兵,开疆拓土,同时抵御外族的侵犯,震慑觊觎者 。比如《尚书·舜典》曾载舜巡狩之绩;《诗经·周颂·时迈》颂周武王巡狩,“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在周,式序在位” 。通过这些记载可以得知,华夏文明并不惧怕战争,不过汉民族是农业文明,需要固定的聚集地,而游牧民族不仅战斗力强大,而且并不定居,即使中原政权打败了游牧民族,也很难避免他们的侵扰 。为了保护边境不受侵犯,中原政权在边境修建长城,作为抵御骑兵的天堑 。
长城修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就以长城为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霸开始各自修建长城,不过此时修筑的长城大多比较短,修筑也较为简陋 。直到秦始皇时期,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 。为了维护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修筑长城是其中的关键 。蒙恬北拒匈奴后,收复河南地区,秦始皇于是下令,征夫数十万,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秦代长城 。从民生角度来看,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对民力的压榨,但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秦长城的修筑有利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即使是对秦始皇颇有微词的《过秦论》中也对秦长城赞誉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

整理介绍长城的相关资料 关于长城的资料简介

文章插图
汉代早期时匈奴趁中原地区内乱,戍北力量薄弱,长城年久失修,因此攻入长城以内地区,烧杀抢掠 。汉武帝时,汉朝不断对匈奴用兵,霍去病、卫青等大将将匈奴驱逐至漠北 。汉朝修复了秦长城,同时修筑了外长城,极大巩固了北方边境的安全,同时维护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历史意义重大 。
学术界一直有“唐代无长城”的观点,而且已经成为定论 。唐代确实没有北拒匈奴的长城,不过唐代却是有长城的,只是这段长城是唐朝为抵御刘武周而修筑的城墙 。比如《新唐书·地理志》载:山西太谷县“东南八十里马岭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之年废 。”
两宋时期,宋朝修筑了西起山西省岢岚县青城山,东至荷叶坪山的城墙,相传这是岳飞所筑,只是岳飞死后,宋城墙依旧没有抵挡住金元的进攻,宋朝沦陷 。金朝时也修筑过长城,而且地理位置更加偏北,不仅如此,金长城修筑水平极高,长城外还挖有很深的壕沟,守卫能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