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古诗,白居易

【缘起】
白居易的文学作品集里,有这样一首词 。
所有意象都语带双关,朦胧晦涩的同时又极度的浪漫 。
千百年来,人们对这首词的主题争论不休 。喜欢认真考证的人,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证明这首词在描写一类特殊的人群——官妓;而精通佛理之人,也给这首词找出许多佛典里面的解释,认为这首词是白居易在写自己的“顿悟” 。
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这样一首词 。主题或者为佛,或者为妓 。
这篇文章,我想先不谈这首词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
先把词中的文字之美欣赏足,再来解它的主题 。

花非花古诗,白居易

文章插图
花非花古诗,白居易

文章插图
【诗篇】
花非花白居易 〔唐代〕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诵析】
后世也有人争论,白居易的这篇文学作品到底属于诗还是词 。单从作品结构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很好的依据来判断 。
说它是诗,也就是改动了前面两句的结构,用两个三字句代替了原本的7字句;说它是词呢,《花非花》后来成为一个词牌名,就是从这篇作品开始的 。
这篇文章,就暂且把它当作词来看待 。
先来讲讲这首词第一种解法——咏官妓 。
官妓,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官府内蓄养的歌妓 。有钱有地位的大官可以大摇大摆去青楼;那些暂时没钱的小官儿,也可以到官府来光明正大的招妓 。
首句花非花,是形容官妓之容貌如花,却又并非真花 。这句解释的略微有些牵强,不过也有可能,是白居易正好看到了一朵花的绽放,于是“远取诸物”,以此作譬喻 。
雾非雾,是双关字,其中“雾”又通婺,即“婺女”,乃天上之女宿星 。因为官妓是女性,天文上对应女宿星 。但此雾,又非天上之“婺” 。
总结一下,首句中两个花,一个是容貌之花,一个是真花;次句里两个雾,一个指女性,一个是真雾 。白居易是以周身环境与官妓之身份属性相连接,才有了这两句很美的词 。
“夜半来,天明去”,是很写实的描述 。因为官妓身份特殊,不是普通的妓,亦不是正式的妻妾,不能与官员有过分亲密的关系,只能是半夜来,天明之前就要离去 。
这样一来,后面两句就很好理解了 。
“来如春梦几多时”,是在诉说幽会时间之短,氛围之梦幻 。
你轻轻的来了,春宵一刻,如同一场最不愿意醒来的梦;但可惜,梦都是短暂的,好梦更是 。
太阳即将升起,你便如那夜晚凝聚的雾气,在太阳升起之前,消散的无影无踪 。
满满都是作者的追忆 。
“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两句一个写来,一个写去 。官妓离开之后,便如同那变幻莫测的巫山云雨,再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
纵然想念、纵然相怜,却也不知道去何处寻觅 。
这首词的亮点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将本来挺粗俗的男女欢爱幽会之事写得很含蓄,富有诗意,也符合中国人对此的审美观念 。
【空青语】
再来简单聊聊佛教层面对这首词的理解 。
前面四句,是白居易在夜晚,面对茫茫白雾残花时候产生的感悟 。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后面两句,则是对人生的总结 。
来路,迷茫混沌;去路,不知何归 。
【花非花古诗,白居易】正应了佛教里面那句“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