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3)


“我非常害怕外祖父 , 总觉得他的绿眼珠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看 。”这是高尔基最真实 , 最简洁 , 最动人心扉的内心独白 。高尔基幼年丧父之后 , 母亲又抛弃了他 , 把他扔到了外祖父家里 。他童年中的恐怖、悲惨就是从这一瞬间 , 这个外祖父 , 这双绿眼睛开始的!
他暴躁、贪婪、自私 。这不仅仅是家庭的不温暖 , 冷酷无情更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冷酷无情 。
就在这时 , 外祖母来了 。“她微笑的时候 , 那黑的像黑樱桃的眼珠睁得圆圆的 , 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 , 她快活的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 , 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的皱纹 , 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但这个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给弄坏了 。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 。她的衣服全是黑的 , 但通过眼睛 , 她的内心却折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她的腰弯的几乎成了驼背 , 肥肥胖胖 , 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 , 并且柔软的也像这个动物 。”这整整219个字全是高尔基对外祖母的外貌描写 , 在《童年》中这样的文字数不胜数 , 这足以证明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刻影响与印象 。足以让他在多年之后 , 还能回忆的如此清晰 。
在童年时 , 她是高尔基的灯塔 。她的善良、乐观 , 心里那无私的爱影响着高尔基 , 也让高尔基和她为人善良公正 , 热爱生活 , 她相信善总会战胜恶 。最最重要的是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 , 常常讲给高尔基听丰富了高尔基的内心 。比那个暴躁、贪婪、自私的外祖父可好的多了 。
他的童年不只是有外祖母的爱还有那难能可贵的友情 。——小茨冈
“小茨冈脸色红红地走到厨房中间 , 像一团火焰般地跳动起来:两手高高扬起 , 脚步快得让人难以分辨 , 衬衫抖动着 , 像燃烧一般发出灿烂地光辉 。他放纵地舞着 , 仿佛打开门让他出去他就能跳遍全城!大家都被他感染 , 跟着他颤动起来 。”这是对小茨冈舞姿的描写 , 感觉小茨冈跟我一样是一个美男子 , 棒棒哒!虽然小茨冈是个被遗弃的孩子 , 争强好胜 , 喜欢逞能 。但他也算是高尔基的知心好友吧 。可他最后还是因为舅舅的自私 , 在一次搬十字架的时候 , 被压死了 。
高尔基不向丑恶势力屈膝 , 坚强而善良 , 勇敢而自信 。他还十分坚强和勇敢 。
篇三: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000字阿廖沙从小丧父 , 整个人处在抑郁之中 。可是苦难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孩子就停歇 。到了外公家 , 充满了敌意和战争的家更加令人窒息 。外公急躁的脾气容不得小孩犯一点错误 , 或者说容不得别人触犯他 。阿廖沙成为了外公鞭子下的牺牲品 。相比之下 , 阿廖沙最喜欢的是他的外婆 。她给了他美好的童话世界 , 她常常给阿廖沙讲故事 , 这成为了阿廖沙唯一的精神乐园 。
小茨冈是一个聪明的小伙子 , 他是外公的得力助手 。他很有艺术天分 , 能歌善舞 。这样一个欢乐的人却惨死在一个互相争斗的家族中 , 悄无声息 , 甚至没有葬礼 。从此阿廖沙又少了一个为他保驾护航的人 。
外婆是勇敢的 , 家里的命根子—作坊起了火 , 外婆奋不顾身地冲向火海运出了硫酸盐 , 这才让整个家抓住了剩下的一根救命稻草 。可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 , 这样一个高大勇敢的人 , 竟然允许矮她半个个头的外公打她 。外婆的宽容、仁慈与博爱 , 让阿廖沙感觉上帝与他同在 。娜塔莉亚舅妈没有外婆这样坚强 , 他受不了生活的折磨离开了人世 。
家到底还是分了 , 两个舅舅分别到不同的地方去住 。阿廖沙随外公、外婆搬出来住 。在阿廖沙的眼中 , 外公是难以捉摸的 , 他平静的时候 , 可以给阿廖沙讲过往的故事 , 教他读书识字;可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外公就像是一个暴君 , 外婆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受尽苦头 , 阿廖沙为外婆鸣不平 , 先是心里不满 , 后来就开始从行动上支持外婆 。为了蝇头小利 , 两个舅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 想尽办法要外公把剩下的财产分给他们 。外公教训了屡次恶意生事的米伊哈尔舅舅 。外公和外婆都信奉上帝 , 然而他们对上帝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在外婆眼中众生平等 , 面对曾经骂过她的人 , 她不以为然;面对接头的乞丐 , 她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外公则是一双判官似的严肃的眼睛去俯瞰大地 , 他要是认为谁错了 , 他便实施惩戒和处罚 。在无情的皮鞭下 , 阿廖沙心中有一种无法排遣的郁闷 。他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 , 那里伸手不见五指 。他仿佛失去了听觉、视觉和知觉 , 只能浑浑噩噩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