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 , 或迎神 。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 , 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 谓之端月 。鸡鸣而起 , 先于庭前爆竹 , 以避山臊恶鬼 。”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 , 产生爆裂声 。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 , 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 。有了火药爆竹 , 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 。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 , 爆竹本身的喜庆色彩使得人们对于爆竹的象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喜庆的爆竹迎神 。爆竹本身的爆炸 , 也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 。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 , 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
④年糕和饺子:年糕 , 又名粘粘糕 , 谐音“年年高” , 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 。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 。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 , 又名水饺、角子、扁食 。5世纪的时候 , “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 。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 , 或“水角儿” 。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 。明清以来 , 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 , 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 , 即交子时的意思 。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 。所以 , 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 , 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 。更深一层的解释 , 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 。古代缺乏肉食 , 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 , 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春节时吃上饺子 , 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
⑤朝正和拜年: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 , 也称“贺正”、“元会” , 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 。周代每逢新年 , 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 , 即朝贺新年 。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习俗 , 一般视为中国贺年卡的起源 , 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 。在家庭内 , 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 , 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 。然后 , 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 。而长辈则给拜年者压岁钱 , 祝愿他健康成长 。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 。如果亲戚朋友多 , 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 , 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 , 和整个社会的 。除夕守岁 , 初一向父母拜年 , 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 。再次 , 向朋友拜年 。再后 , 人们开始逛庙会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 则男女老少一同上街 , 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 。所以 , 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 。
⑥压岁钱(这“钱”不是钱):旧时 , 祭祀完祖先 , 举行完迎接诸神下凡典仪后 , 阖家要一起“辞年” , 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大福、大顺 , 长辈要给小辈红包 , 即“压岁钱” , 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 。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压胜钱” , 其最早出现在汉代 。压祟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 , 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 , 有避邪压魔的寓意 , 压祟钱原为以红绒绳编起四枚方孔制钱成“方胜”(八宝吉祥图案之一) , 下垂流苏 。那时的一些压岁钱上 , 正面多铸有“长命百岁”、“去秧除凶”、“万岁千秋”等吉祥语 , 其背面多是龙凤、龟蛇、双鱼等祥瑞图案 。压岁钱是过大年时的风俗 , 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 如今虽然货币更迭 , 但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之民俗依旧在过年之时传承着 , 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 , 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 。
⑦祭祖: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过年祭祖 , 既是对祖先的一个悼怀 , 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 。《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 , 舜格于文祖 。”意为: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 。祭祖一般在年三十 , 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 , 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 , 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 , 摆上祭品 , 点上香烛 , 让后辈祭拜 。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 , 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
- 微信为什么没有好友分组功能
- 微信为什么没有群发助手
- 微信为什么没有悬浮窗
- 元宵节的习俗
- 长沙湘潭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 技校什么专业好
- 有静电的被子可以盖吗
- cad版本转换器是干什么用的 cad版本转换器哪个好用
- 无锡民营银行有哪几家 民营银行有哪几家
- 负债累累如何快速翻身 怎么能快速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