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先民们早就学会了计时的方法和手段,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完成一个昼夜的计时手段,将一天分为12个时间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个自然现象和生活习性来计时 。
文章插图
但这种依据太阳方位计时的方式很粗糙,而且因季节变化会造成极大的偏差 。后来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计算昼夜,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 。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
文章插图
【午时三刻为什么不是11点45分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由于古代中国先民采用的是十二进制计时,换算成今天的二十四进制计时就是:
子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23:00—01:00】
丑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01:00—03:00】
寅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03:00—05:00】
卯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05:00—07:00】
辰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07:00—09:00】
巳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09:00—11:00】
午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11:00—13:00】
未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13:00—15:00】
申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15:00—17:00】
酉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17:00—19:00】
戌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19:00—21:00】
亥时:指代当今二十四进制计时的【21:00—23:00】
(注:计时与今的二十进制关系中是向下包含,向上不包含)
古代的午时
文章插图
在古代中国先民十二进制计时中,午时指代的是就是【日中】(又称日正、中午等),即是十二地支对应计时中的午时,换算成今天二十四进制计时方式,则就是今天的11:00—13:00,其中12:00在古代又称正午十二时,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据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 。”说明【平午】这个时候是一天中太阳最猛烈的时候 。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
时辰换算成刻
文章插图
在古代十二进制计时对应中,一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 。而每时辰又分为八刻,即上四刻和下四刻 。那么,八刻对应现在的时间就是120分钟,即一刻就是15分钟(120/8) 。那么,古代的“午时三刻”就应该属于午时的上四刻中的前三刻,午时从今天的11点开始算,11点到13点总共是午时共八刻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午时三刻”就是11:45 。如果按照现代不带十二进制的计算方法,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为正午,一般是12时左右,现在一个小时又是4刻钟,那么,“午时三刻”的时间就变更为12:45 。因此,中国古代的“午时三刻”就变成一个期间值,即11:45—12:45之间 。
文章插图
此外,由于中国古代还有“秋后问斩”一种说法,这里面就涉及到问斩日期、时辰、时刻上的吉凶问题,排除掉这些,所谓的“午时三刻”也只能是一个概数,不会如今天的具体的推算是11:45或者12:45,这就更确定了真正的“午时三刻”一定是午时三刻以后至午时七刻、六刻、五刻、四刻之间的一个具体的时间,真正的“午时三刻”或许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但时间肯定是在如今计算的11:45—12:45之间 。(外话: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的天文科学家,把时间计算得这么准确,尤其是十二进制结合八刻的使用,尤其还构建了圆形日晷,为现代钟表提供了依据 。)
1小时60分钟的由来
文章插图
在古代,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之后知道一年有365.25天,而最接近365,容易在一个圆环上刻度的数是360,所以把一个圆环分为360度就成为最自然的选择了 。我们的一小时也可以分为360秒,可惜360秒不好度量,中间加入一个分,一小时=60分=3600秒也是为了合乎人的感知 。其实我们再往下或往上就不再是60进制了 。一秒钟被分为10份或100份,而24小时才被成为一天 。
- 特斯拉名字的意思 为什么叫特斯拉
- 李白各个时期所写的诗 李白被贺知章称为什么
- 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说说 为什么这样对我
- 井盖为什么安装在人行道上 套什么定额
- 为什么手机连上wifi一直转圈
- 为什么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半导体的band要弯曲
- 为什么手机浏览器老是崩溃
- 为什么来月经的时候会又冷又热如何缓解
- 为什么手机流量打不开而且没欠费
- 为什么企业大多会举办足球比赛却很少有体育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