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大张伟是第几期( 二 )


杨奇函在粉丝互动的时候透露了内幕,说他是第一个被淘汰的,节目组变换了播放顺序,然后就成了许吉如第一个淘汰,不知道节目组这样做是什么用意 。
其实从邀请的明星嘉宾就能看出来播放顺序有调整,正常顺序第一位嘉宾是杨超越,第二位嘉宾是陶虹,第三位嘉宾是彭磊,第四位嘉宾是大张伟,而且第六期是彭磊,马东也说下一期是大张伟,但第七期却变成了陶虹,所以说顺序变换了,杨奇函和许吉如的顺序自然也就颠倒了过来,真的搞不懂节目组的想法 。
很多人现在才知道杨奇函是第一个淘汰的,这还是蛮令人惊讶的,杨奇函的实力有目共睹,虽然比不上肖骁和颜如晶这些老奇葩,但他已经够好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淘汰 。
生活过得不好,往往是因为缺乏这种勇气 亲爱的朋友,你是不是也有过以下这些经历:
因为害怕被父母讨厌,所以压抑自己的天性,做个顺从的乖小孩;
因为害怕被同学讨厌,所以假装自己也喜欢某个东西,以便融入小团体;
因为害怕被同事讨厌,所以从来不敢说不,任劳任怨......
其实,“被讨厌”也并不一定是坏事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拥有了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也会快乐很多 。
大张伟在《奇葩说》第七季中提到过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他说每次他一不开心就看这本书 。他曾长期被失眠困扰,靠吃药才能入睡,自从看了这本书,他发现只要“不在乎别人”,就能睡得着了 。

《被讨厌的勇气》是由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共同创作完成的 。文章采用我们最容易接受的对话体,以哲人和青年的对话娓娓道来,他们在一起探讨了五个夜晚,给我们留下了一场怎样获得幸福的视听盛宴 。
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逐渐解答青年的困惑,最终我们明白:人所有的痛苦都是源于内在,只有去正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脱 。
这本书就像解药一样,解除了许多人讨厌自己的状态,给了我们很多勇气去发现真正的内心 。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分享书中的部分精髓: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也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重要理念: 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
从小到大,我们会被要求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好妻子”、“好丈夫”…… 想要活成别人世界里的“好人”,就会不可避免地委屈自己,活成自己世界里的“小丑 。”
在同龄人中,也许会与A君比成绩,与B君比相貌,如果我的成绩优于A君,那我就会与成绩更好的同学相比,如果我的相貌不如B君,那么也许我就会陷入不可自拔的自卑之中 。
在与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中,我们则可能会担心长辈对我们失望而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做我们不情愿的事 。
但是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我还会觉得自己模样不够好看或者成绩不够优异吗?还会担心令长辈失望吗?显然不会 。
只要处于人际关系中,就免不了在相互比较中受到或多或少的伤害 。
自卑的人习惯放大自己的缺点,否定自己的优点,造成“我怎么这么差劲”的错觉 。
其实每个人都存在优缺点,学会接纳自己,是消除自卑的第一步 。
其次,不要让人际关系变成“竞争关系” 。
阿德勒认为,我们是平等的人,不该为“竞争关系”而产生自卑 。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
如果把周围的人看成竞争关系,我们看到的只有“A的学历比我高”,“B的工作比我好”,“C的女朋友更漂亮”等 。
这会让我们陷入无休无止的比较,产生越来越多的烦恼 。因为在竞争中,我们会把他人看作是敌人,一局胜出也不敢放松警惕,长期处于焦虑和不安中,感受不到丝毫的轻松快乐 。
我们的人生不是与他人进行比较,满足感并不来自于赢过别人,而是好过昨天的自己 。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才能感觉到踏实与满足 。
正如作者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源于与‘理想中的自己的比较’ 。”
犹太有句俗语:“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
是的,如果我们总是一味追求他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终将生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
阿德勒认为:“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每个人想要人格变得更为完整,不受人际关系困扰,我们就必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