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这句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种说法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既然项羽不肯过江苟活,为何还要逃去乌江边?这就像是一个人嘴上说着不想吃饭,却还是端起了碗,拿好了筷子 。由此观之,所谓的“不肯过江东”,只是后人一厢情愿地想象出的英雄色彩 。
通过观察“垓下之围”到“乌江自刎”这之间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发现他并没有那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反倒是有很强烈的求生意识 。垓下之围中,项羽及麾下的十余万楚军遭到几十上百万汉军的包围,此时此刻,他们孤立无援,又无法击破包围圈,能做的只是等待支撑不住而投降的时刻 。项羽手下的人投降后或许可以得到优待,而他本人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文章插图
那么在那时,项羽做出的决定是什么?不是与汉军决战,也不是鱼死网破 。他听完了虞姬的绝唱后,从手下中挑选了八百名魁梧坚毅的骑士,然后抛弃了他的十余万部下,抛弃了这些追随他浴血奋战多年的兄弟们,带着这八百人突破重围,一去不返了!
纵观项羽一生的事迹,他此前何时做出过这样的决定,何时像今天这般落魄?竟然连同生共死的兄弟们都抛弃了 。此时此刻,项羽落魄至极,求生意识也达到了一个异常强烈的层级 。既然这么想求生,为何逃到了乌江,距离江东只剩一江之隔的时候,又不想求生而自刎了?要想搞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观察他逃亡路上遇见的那些事情,以及猜测这些事对他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文章插图
在危机时刻,项羽抛弃了兄弟们而选择独活,在逃亡途中,他也遭遇了兄弟们的抛弃 。
史书记载,他们突围的时间是在半夜,骑士们从防备最松懈的地方冲了出来,一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汉军指挥层才知道有人突破了包围,他们猜测出带头突围的人可能是项羽,于是拨出五千名骑士进行追捕 。
通过分析这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骑兵的高机动性和突围的时间是半夜,因此项羽等人突围时完全没有被觉察到,可能只和一些守夜斥候发生过规模极小的战斗,否则不可能直到第二天才被汉军指挥层知晓 。由此可以推测,突围行动中他们的伤亡规模最多不会超过一百人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文章插图
汉军深入楚国作战,不熟悉地形和路线,而项羽等人对此了如指掌,再加上出逃行动和汉军出动追击之间有时间差,项羽等人得以远远甩开汉军骑士,一路上畅通无阻 。他们没有遭遇战斗,然而到了渡过淮河的时候,人数却锐减至一百多人!
八百多人锐减至一百多人,人数是怎么变少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兄弟们见项羽大势已去,因而萌生退意,再加上身处的形势异常危险,所以随着项羽一路逃亡,兄弟们也一路逃走,最后只剩极少部分人还愿意继续追随项羽 。
如果此时项羽还能把眼前的情况总结为“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那么之后的遭遇就不允许他再自欺欺人了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文章插图
逃到阴陵时,他们迷路了,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他们望见田间有一位老父在耕作,就叫来了他向他问路 。人到了老年时往往是有些智慧的,当老父望见领头的项羽时,看见他华贵的衣着,胯下的骏马,腰间的宝剑,以及从言行举止之间流露出来的霸王之气,和形容之中透露出的疲敝与狼狈 。再联想到楚国现在的险境,和远处传来的楚军被包围的消息,恐怕不难猜到他的身份 。
以人之常情来看,对于楚汉之争,希望楚国获胜是作为一个楚国人的本能 。然而就在这决胜的时刻,千钧一发的关头,这位老夫明明知道左边是一片沼泽地,明明知道指向那里会使楚国覆灭,却还是为他们指向了左方 。
项羽等人就向左方进发,他们陷进了沼泽地里,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所以才被汉军骑士追上 。他们边打边退,等逃到东城时,就只剩二十八人了,而追来的汉军骑士有好几千人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文章插图
这时,项羽排兵布阵,指挥仅存的骑士向汉军冲锋,取得了杀敌几十自损二人的成绩 。于是项羽对手下们说:“看到了吗?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因为打仗不如别人,而是因为‘天意’的安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