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网红”月收入仅数千元?网络主播行业固化玩家们何去何从( 三 )


当然 , 身背行业“污名化”的MCN机构本身也有自己的苦衷 。
一家小型MCN机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在如今这个网红竞争越发“内卷”的时代 , 如果不和网红签署长约 , 一旦网红们选择离职 , 那在网红身上前期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谁来买单?
根据智研资讯数据 , 2015年 , 国内约有160家MCN机构 , 而2020年已经达到28000家 , 增长了100多倍;MCN市场规模也从2015年的8亿元左右 , 增长到2020年的245亿元 。不过 , 行业玩家数量暴增的同时 , 大批的机构开始倒闭 , 他们停留在舞台上的时间越来越短 。
“不趁机在短时间内捞捞金 , 我们自己怎么活?”上述负责人笑称 。
更何况 , 2018年底 , 抖音还推出了“星图功能” , 代替了部分MCN机构的功能 , 挤压后者的生存空间 。
广告主通过星图可以直接挑选满意的网红达人下单 , 钱直接付给星图 , 达人接到需求后出脚本、订档期、执行拍摄需求后 , 从星图直接提款即可 , 让MCN“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网红达人的生存周期越来越短 , 也是MCN机构们将他们“越抓越紧、抓紧压榨”的原因之一 。
阿华(化名)作为最早期的MCN从业者 , 曾孵化出凤姐、芙蓉姐姐等知名大IP 。
她对采访人员表示 , 花无百日红 , 任何网红都存在相应的生命周期 , 而十几年前的网红比如今流星式的网红“更具有生命力” 。
举个例子 , 不少人还对凤姐、芙蓉姐姐等十几年前的网红印象深刻 , 能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 。
“但如今风靡一时的网红 , 可能过两三个月你就忘记别人姓甚名谁了 。”阿华说道 。
她分析这其中可能有两大原因:
其一 , 平台数量和网红数量激增 。
PC时代大家选择余地较小 , 网红集中在猫扑和天涯 , 大家关注度聚焦 , 不会轻易“移情别恋” 。
此外 , 十多年前的网红 , 可能是倾全公司力量甚至全网打造的精品网红 。
“我们当时真的是在全身心做内容 , 但现在完全就是资本打法 , 比如1条短视频不够 , 那么投入2条、3条 , 甚至100条短视频总会火吧 。所以简单粗暴的打法导致打造网红的门槛并不高 , 导致目前网红层出不穷 。” 阿华解释道 。
监管出手规范行业
行业短时间内膨胀太快 , 平台的相应政策没有及时出台 , 同样导致网红行业屡屡传出丑闻 。
卢杉(化名)是一名有着近15年从业经历的网络“老炮” , 他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因为行业容量短时间内急速增长 , 市场监管部门聘请了一些懂得其中门道、知道水有多深的专家 , 制定一些标准和政策 , 去规范网红、MCN、直播电商行业 。
2020年6月5日 , 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八部门 , 开展为期半年、针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 , 主要涉及直播内容低俗、诱导打赏等不良行为 。
监管出台相应措施后 , 平台还需加强自身的审核能力 , 来规避MCN机构的自身风险 。
卢杉向采访人员透露 , 自己所负责的MCN机构 , 在2017年-2018年这段时间内在某大型平台注册时 , 彼时平台还会专门派人 , 从北京飞往上海 , 考查拍摄场地、场景、设备是否专业 , 之后还给MCN定级 , 一月必须生产多少内容 , 达到一定的点赞量和播放量 。
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等级 , 可能会被平台降级 , 下降权重 , 甚至踢出MCN通道 。
“但在MCN数量急速扩张的情况下 , 平台根本没有精力去给MCN机构考核 。例如某大型平台旗下超万人的审核团队 , 他们只能分辨终端内容有没有涉及色情、暴力等违规环节 , 但是对MCN机构本身是否合法、合规 , 相应牌照是否齐全 , 是没有精力考核的 。” 卢杉表示 。
2021年10月22日 , 李子柒在央视《鲁健访谈》节目中发声:“不希望青少年以后都想当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