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再复读一遍:清初的剃发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
早在后金时代,投降满洲统治者的明朝官兵都会被强令剃发,比如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11000多名投降的明朝官兵在和皇太极返回沈阳之前,都被命令剃发,这是归降满洲统治者的标志 。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文章插图
顺治皇帝 。
降清必剃发,剃发必降清,二者密不可分 。
之所以再复读一遍,是因为满洲贵族以剃发作为明朝官民军人归降的标志,这种行为实际上大大加强了清军进兵全国的阻力,当然这或许就是人家想要的,是否愿意剃发对于清统治者来说,是甄别对统治无危险的“顺民”以及潜在的“逆命之寇”的标志,引发的战争可能会导致清军大量伤亡,但是收益却是颇丰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和短命的元王朝相比,清王朝的统治持续了262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文章插图
运送火炮的清军 。
而剃发对于人民来说,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尊严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剃发令在江阴县城实施的时候,连负责书写告示的书吏都愤怒地扔下了笔:
“就死也罢!”
这种激烈的对抗实际上又给了在大顺、大西、清军的捕杀之下,已如惊弓之鸟的朱明宗室子弟重新站到历史舞台上的机会,但是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 。
当然了,虽然弘光政权以及潞王政权已经灭亡了,但此时毕竟才是1645年,机会依旧是大把大把的 。
潞王政权在1645年的六月十四日宣告灭亡 。满洲八旗军的迅速推进以及弘光、潞王政权的悲惨灭亡虽然吓倒了一大批原明朝的官僚,不少城市未做任何抵抗,便投降了清朝,但是仍有为数众多的人民以及士绅官员决心和清朝对抗到底 。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文章插图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明军 。
潞王政权覆灭不到十天,原任九江道佥事孙嘉绩在余姚起兵,杀死清朝知县王玄之(注:按《小腆纪年》说法,孙嘉绩起兵是在六月十九日,《浙东纪略》记为闰六月初九,众人起兵在孙嘉绩之后)不久,生员郑遵谦在绍兴起兵,王家勤、张梦锡、华夏等人于宁波反清 。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文章插图
当地的明朝正规军大多投降清军 。
当然了,几个文化人和一群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肯定是不能和职业军人相互对抗的,举一个例子:虽然说刘良佐在攻击江阴县城时吃了大亏,但那是因为江阴义军凭着城墙依靠着上千把鸟铳以及重型火器给清军以重大杀伤,但是在指挥者典史阎应元进城之前,江阴义民曾经出城作战,结果就是被杀50人,清军无一伤亡 。这些凭借着一腔热血走到一起的人们不要说抵抗近在咫尺的满洲八旗军,恐怕连那些刚刚投降的明朝地方官兵的进攻都无法抵挡 。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文章插图
明朝官员 。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驻定海的浙江总兵王之仁的反正对浙江的抗清活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
王之仁,直隶保定人,崇祯年间官至浙江总兵,崇祯十五年进攻袭击崇明岛的海盗顾荣、廖二,连败之于高家口大安河,二贼连吃败仗,又遭到当时还是漕运总督的史可法的袭击,这两个海盗最终不南撤,接受苏松兵备程珣的招抚 。所以老王还算是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将领,在1644年的11月,弘光皇帝赐王之仁镇倭将军印,其部下官兵人数更是高达25000人 。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文章插图
明军官兵 。
而在潞王政权覆灭之后,王之仁向清朝的贝勒博洛递上了降表,但是从后面历史来看,总兵王之仁的降清并非是出自于本意,而是迫于满洲八旗军强大的攻势 。
1645年6月15日,25000名绿营兵发动反清起义,拥护鲁王监国政权

文章插图
明军 。
先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宁波鄞县,董志宁、王家勤、毛聚奎、华夏、张梦锡、陆宇不愧“宁波府六狂生”之名,虽然只是生员,就是咱们俗称的秀才,而且无一兵一卒,却敢首倡反清,他们和孙嘉绩的门生林时对最早找到了原太仆寺卿谢三宾,请他出资招募义军,结果谢三宾胆小如鼠,不但严词拒绝之,而且还秘密派人到定海请求王之仁出兵镇压起义,林时对等人失望之极,于是又推举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为盟主,百姓群起响应,隶属于海防道的两营官兵以及城墙守军也加入了反清义军,宁波府同知朱之葵、通判孔闻语二人被当场逮捕,向义军求饶,最后得到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