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欧美篇( 二 )


在《我是传奇》的世界观设定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吸血鬼:第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它是在死后才转化成没有痛感、不惧刀枪的吸血鬼;第二种则被称为“新人类”,它是一种感染了病毒,但仍然保持了自我意识的吸血鬼 。实际上,这两种吸血鬼的基本形象,分别正是后来各类恐怖类文创作品中丧尸、吸血人种形象的原型,《我是传奇》也因此被外界视为丧尸和吸血鬼形象发生分歧的起点 。
此外,由于受到各类“科学怪人”小说的影响,李察·麦森在《我是传奇》这本书中,还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了“吸血鬼病”的成因以及对策疗法 。比如,第一种吸血鬼之所以能够拥有不死之身,主要是因为它能在受伤的瞬间产生一种凝胶,而第二种吸血鬼之所以害怕十字架,是因为他们保留了自己曾经是基督徒的意识……
之所以李察·麦森会创作出一个“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成功”的故事,主要是因为在冷战期间,许多文创作品都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悲观的展望 。再加上19世纪到20世纪前中期种族主义和优生学的盛行,科幻界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呈现出消极的态度,害怕人类退化成动物一样的存在,除了《我是传奇》外,彼埃尔·布勒创作、1963年出版的《人猿星球》,也同样有着类似的内容创作倾向 。
所以,即便是出现在《我是传奇》中的丧尸是以吸血鬼的名义来呈现,但这部“反乌托邦”作品所产生的巨大文化影响力,也让丧尸从原本的宗教传说中,逐渐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
就在《我是传奇》小说推出14年后,知名电影导演乔治·A·罗梅罗拍摄了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独立恐怖电影《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讲述了一种神秘的传染病横扫美国西海岸,几位男女为了逃避丧尸的攻击而发生的故事 。
以《我是传奇》中的吸血鬼形象作为原型,乔治·A·罗梅罗在《活死人之夜》中创作出了智力低下、行动迟缓、会成群结队攻击活人的丧尸形象,而且还加入了被咬伤也会变成丧尸的设定 。虽然有许多专业的影评人,都认为丧尸的形象其实是象征了1960年代被压抑的资产阶级,但对于当时广大普通的观众来说,《活死人之夜》在感官上所带来的恐怖体验确是前所未有的——11.4万美金的创作成本,全球3000万美金的票房收入,便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
至此,现代文创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丧尸形象基本形成 。从万圣节各种年轻人的丧尸cosplay,再到迈克尔·杰克逊在《Thriller》MV中的丧尸扮相,原本知识存在于宗教和民间恐怖传说中的丧尸,随着大量文创作品的创作和改造,逐渐成为了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
在ACG的世界里,丧尸形象开始变得多样化
正因为丧尸这种文创形象能够给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带来极大的恐惧感,于是在ACG的世界里,这种不死生物同样成为了内容创作者常用的文化元素 。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日本游戏厂商CAPCOM于1996年推出的游戏系列《生化危机》(日版名:バイオハザード / BIOHAZARD,英文版名:Resident Evil)了 。
与许多影视作品中的丧尸一样,《生化危机》故事中出现的丧尸浪潮,都是因为病毒的爆发而引起的 。在被丧尸抓伤、咬伤之后,正常人类都会在死亡后转化成丧尸,而最行之有效将其彻底制服的方式,既是用枪械、钝器等武器,甚至是赤手空拳的体术攻击,摧毁丧尸的大脑 。
作为一款游戏,《生化危机》之所以能够获得市场成功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它在丧尸的经典设定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创新 。比如曾经让玩家们无数次“GAME OVER”的丧尸犬,就是普通犬类感染T病毒后的变异产物;又比如植物丧尸,唯一彻底杀死这种不死生物的办法,就是要用火焰喷射器将其烧成焦炭;再比如游戏《生化危机7》中登场的菌兽,这种拥有强大攻击力的有机体,其实是由无数的菌丝而形成 。
在丧尸元素的使用频率已经可以说是“泛滥成灾”的今天,如何让作品保持必要的新鲜感,显然是每一部丧尸类ACG作品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
2013年,由顽皮狗工作室(Naughty Dog)开发、索尼发行的PlayStation独占游戏《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正式发售 。除了因为超高的游戏质量获得全球游戏媒体、玩家的一致好评外,这款游戏在丧尸的设定上,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毁灭世界的已经不是老套的丧尸病毒,而是一种能够寄生在人类身上,并变成有着较强攻击性且以健康人类为食的虫草菌,并由此衍生出了独特的怪物以及一系列令玩家耳目一新的游戏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