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节气的起源和养生技巧

夏季节气是三伏,是中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气温超过35度,俗称三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夏季节气的起源和养生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夏季节气的起源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7月22日至24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 。大暑节气也属于中伏阶段,即每年最热的阶段 。
古文记载“六月中,解见小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人,在极热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 。因此,很多古文都讲大暑节气 。中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时腐草为萤火虫;二等土润热;三等大雨 。世界上大约有2000种萤火虫,分为水生和陆生 。陆生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 。在炎热的夏天,萤火虫卵化而出 。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天气开始变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大雷雨经常发生 。这场大雨削弱了炎热和潮湿,天气开始向初秋过渡 。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伏热 。大暑一般处于三伏中伏阶段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全国各地的温差也不大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大暑对小暑来说,天气更热 。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_从2008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可以看出,7月份一些省份和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8月份大部分省份和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8月上旬,正好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的夏季 。
大暑也是雷雨最多的季节 。俗话说东闪半滴,西闪来雨,意思是夏天,如果东方出现闪电,雨一般不会下,但如果西方出现闪电,雨马上就来了 。
大暑养生技巧
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大暑是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 。这个时候心气容易流失,尤其是老人、儿童、身体虚弱、气弱的人,往往很难抵御酷暑,导致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
为了解决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工作和休息的结合;避免暴露在烈日下;注意室内冷却;确保充足的睡眠;注意食品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夏季和潮湿的侵袭,你可以吃更多的葫芦、薏苡仁、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煮粥或汤 。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 。如新鲜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于煮汤或粥 。因为新鲜藿香叶的主要作用是芳香浊度,热解决方案;薄荷的主要作用是疏散风热、咽部皮疹、肝热,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专家也提醒夏季湿热,服用藿香叶保健是可行的,但注意不要过度,也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 。而且藿香和薄荷不宜长时间煎 。以藿香为例,煮久了香气就会消失,不会起到原来的效果 。所以最好在粥汤煮前几分钟放入 。
趁热化湿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季节 。在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 。因此,这是治疗冬季慢性病的最佳时机 。在夏季养生中,要特别注意护理和预防 。
但并,并不是所有的慢性病都可以在夏天治疗,这取决于个人体质 。专家表示,夏季阳气旺盛,治疗是通过艾灸补充阳气达到疗养效果 。通常,冬季易患的疾病,即阳虚,可在冬季和夏季治疗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病等阳虚症 。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大暑来治疗疾病 。如果一些体质炎热的慢性患者不适合这种方法 。
多喝暖水消暑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健身益寿之物 。俗话说人是水浇的,这是不合理的 。水约占人体重量的70% 。传统的夏季保健方法非常提倡喝开水 。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些人一次喝太多的水,但他们不知道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血液浓度迅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等现象 。因此,在炎热的季节,口渴应该先喝少量的水,停下来喝一会儿 。
药食粥补气清暑
炎热的气候可以用粥来滋养身体 。李世珍认为,粥和胃是最好的饮食 。医学界认为,粥可以补充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充缺乏损伤,最适合滋养人 。粥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煮的,时间较长,可以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和维生素的损失,使一些矿物质溶解在汤中,使粥更有营养价值 。
在夏季节气,典型的夏季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绿衣粥、薏米小豆粥 。这些成分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仲夏 。
药粥适合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弱的人 。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