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而不露是什么意思

书而不露,因为看过很多书,读过很多道理,所以从不露怯 。形容读书带给人的安全感与信心 。
什么是含而不露?在办事过程中,要注意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保留,学会含而不露,才能做到圆滑办事,滴水不漏 。
老子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意思是最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看上去却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 。这就是说,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锋芒不可毕露 。
曾国藩是在他的母亲病逝,在家守丧期间响应成丰帝的号召,办团练组建湘军的 。不能为母亲守三年之丧,这在儒家看来是不孝的,但由于时势紧迫,他听众了好友郭嵩焘的劝说,“移孝作忠”,为清王朝出山了 。
可是,他的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忌防,受人暗算,连成丰皇帝也不信任他 。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 。曾国藩伸手要权被拒绝,随即上疏试探咸丰帝说自己回到家乡后日夜惶恐不安 。“自问本非有为之才,所处又非得为之地 。欲守制,则无以报九重之鸿恩;欲夺情,则无以谢万节之清议 。”成丰皇帝十分明了曾国藩此一试探性的口吻,成丰见江西军务已有好转,曾国藩效命可以,授予实权万万不可 。于是,咸丰皇帝朱批道:“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就录清,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 。”假戏真做,曾国藩真是哭笑不得 。同时,曾国藩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 。曾国藩当时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 。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非议,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 。朋友的规劝、指责,曾国藩还可以承受,如吴敏树致书曾国藩谈到“曾公本以母丧在籍,被朝命与办湖南防堵,遂与募勇起事 。曾公之事,暴于天下,人皆知其有为而为,非从其利者 。今贼未平,军未少息,而迭遭家故,犹望终制,盖其心诚有不能安者 。曾公诚不可无是心,其有是心而非讹言之者,人又知之……奏折中常以不填官衔致被旨责,其心事明白,实非寻常所见 。”吴敢把一层窗纸戳破,说曾国藩本应在家守孝,却出山,是“有为而为”,上给朝廷的奏折有时不写自己的官衔,这是存心“要权”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 。朋友欧阳兆熊深知其病根所在,一方面为他荐医生诊治失眠,另一方面为他开了一个治心病的药方:“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欧阳兆熊借用黄、老来讽劝曾国藩,暗喻他过去所采取的铁血政策有失偏颇 。
朋友的规劝,不能不使其陷入深深的反思 。
自率湘军东征以为,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 。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弱点,在人为处世方面固执已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 。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了由于改变了处世的方面而引来的收获,“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 。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 。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
认为的转变过程,如同经历炼狱再生一样,需要经历痛苦的自省,每当曾国藩自悟昨日的是与非时,常常为追忆昔日“愧悔”的情绪氛围所笼罩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及至复出,为人处世不再锋芒毕露,日益变得圆融通达 。
老子曾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 。无论是谦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 。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避免功高盖主,才算是最巧妙的 。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一个不自我表现的人,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 。而与此相反的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无长 。”而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