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因为

和老公恋爱时,第一次参加他家的家庭聚会,听到他二姨叫了表姐的名字后,我瞬间惊呆了,老公看我脸都快憋绿了,把我拉到隔壁房间无奈的说:想笑就笑吧,别憋坏了 。
老公家是个大家族,表姊妹、堂兄弟一大堆,刚开始我真得认不全人、记不住名字,但唯独这个表姐我第一次见面就记住了人的长相和名字 。
虽然平时交集很少,但婚后20多年时间里,即使我单独一个人遇见她我都能一眼就认出来她来 。
这个表姐小名叫“小san”,现在已经快70岁的人了 。
她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名字都还挺好:芳、花 。只是到了三姐这里,名字的画风突然就变了 。
老公解释说,那个年代的人都是喜欢儿子的,一开始生女儿家人也觉得挺好,毕竟女儿能照顾家里 。
但是等到老三还是个女儿时候,二姨夫就不淡定了,估计直接就按照排行顺口叫了“小san”,然后就慢慢的叫了下来 。
不过那个年代这种起名的习惯还是很多的,比如我婆婆就叫我大姑姐:老大 。虽然大姑姐的名字也很好听:爱梅 。
只是表姐这个小名当年二姨夫是真的没走心吧?那个年代,“小san”真的是一种排序而已,没有如今的另外一种含义 。
后来每次听到家里人叫表姐的小名时候,我都会觉得怪怪的,但是全家人没有一个觉得有啥不妥,表姐也都脆生生的答应着 。
后来上学工作中也遇到几个非常有趣的名字,以至于现在毕业很多年后,虽然已经忘记了她们的长相,但是依然记得她们的名字 。
小学时候有个男同学姓苟,名字叫苟盛 。
同学们都叫他“狗剩”,那时候年纪小,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欢乐,苟同学没有办法只好频繁的向老师告状,虽然老师也批评我们但是却无法扭转趋势 。
并且老师点名时候听起来也像是在叫“狗剩”,经常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
再后来家长给我这个同学改了名字,改了以后的名字还是很好听的,这里就不说了 。
孩子的名字里蕴藏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祝福,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祥和喜乐 。
名字有时候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改变一个人命运 。
历史上就有人因为名字成就了自己,也有人因为名字让自己错失人生的大好机会 。
为求改变命运改名,却因为名字状元变探花 。
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已经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江苏无锡人吴情,凭借自己的努力幸运的进了殿试 。
在殿试中他取得了名列榜首的好成绩,然而在确定殿试结果的时候,嘉靖皇帝一看“吴情”这个名字,立马就皱起了眉头,说道“天下不应该有吴情的状元” 。
嘉靖的一句话让吴情好不容易考上的状元被降为探花 。
吴情原本叫吴汝威,他在27岁考中举人以后连续又考了三次,那时候3年一次科考,也就是说在9年的进士考试中他都落榜了 。
他为了能得到上天的“眷顾”,找大师进行了推算后把名字改成了“吴情” 。
结果,原本要走向人生巅峰的他接着又被命运戏弄了一次 。
吴情后来被派去了翰林院担任了编修,身份很低 。
吴情在明万历十年因病去世,享年78岁,死后被葬在无锡闾江的鸡笼山,那座山后来被称为“探花山” 。
名字取得好,榜眼变状元并永记史册 。
1904年,清朝举办了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的殿试 。
按照那时候的规矩,先通过会试选取2273名贡士,再经过皇帝主持的殿试后,负责考试的大臣要把好的试卷挑出来送到皇上那里批阅确定最终前三名 。
那时候慈禧才是真正的决策人,只有经过慈禧的批准,才能确认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 。
那一年正好赶上慈禧的七十大寿,她想借这次科举给自己整点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
她拿起大臣初步拟定的第一名的试卷,哪哪慈禧都很满意,但是看到考生名字后,慈禧立刻就把试卷丢到了一边,原来这个考生名叫:朱汝珍 。
众所周知慈禧最讨厌光绪的妃子珍妃,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让她十分不悦,后来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 。
所以她一见“珍”字便非常不高兴;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和康有为、梁启超是同乡,更让慈禧厌烦不已 。
仅仅是因为名字里的一个“珍”字让朱汝珍与状元失之交臂,这也算是朱汝珍的无妄之灾吧?虽然他和珍妃没有半毛钱关系 。
慈禧又拿起拿起第二名试卷,这个人的文章和字都很入慈禧的眼,这个人名叫刘春霖,籍贯直隶肃宁 。
慈禧觉得“春霖”这两个字非常好:寓意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加之刘春霖的籍贯肃宁,更符合她盼望肃静安宁的心愿,于是点刘春霖为“一甲头名状元”,朱汝珍屈居为榜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