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端午节的风俗由来以及传说展开3全部
- 1.端午节的风俗由来以及传说
- 2.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是什么
- 3.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 4.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一共有以下三个:
一、源于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 。《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 。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
二、“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 。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 。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 。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 。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
三、追念历史人物说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典型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女诗人秋瑾等说法 。
文章插图
端午习俗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食粽子、扒龙船是普遍习俗 。每年端午节前后,包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扒龙船、九狮拜象、游旱龙等等诸多特色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既有传统习俗活动又有创新元素,可谓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在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节日,受端午文化影响的国家分别有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国、德国、英国等等 。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是什么展开3全部
端午节的由来:
1、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2、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
端午节的风俗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端午节的风俗由来以及传说】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
- 百元人民币重量,一百斤一百块的人民币是多少钱
- 2021赛季的湖人为什么感觉打谁都是五五开呢
- 魔兽世界怀旧服适合一个人玩的职业
- 富二代电视剧,有那些关富二代的电视剧?
- 盎司与克的换算,黄金一盎司是多少克
- 床上有皮囊虫不敢睡了 家里有虫子图片及名称爪子很多的
- 中国两个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人
- 这个时候入局三农自媒体还来得及吗?还做的起来吗
- 100兆宽带有必要wifi6吗 装宽带和装wifi跟装宽带是一样的吗
- 大学专科毕业找不太到工作,家里给的压力也很大,心里很难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