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感性地说:“触摸不到的爱情 , 犹如在黑暗中行走 。”
爱情是所有实体都爱歌颂的母题 , CD、电视剧、真人秀、社交媒体 , 再到小说家、哲学家所倾吐的话语 , 都离不开爱情 。
但在现代社会 , 更常见的情况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所说——“我们几乎已找不到任何活动、任何企业像爱一样 , 以如此巨大的期待与盼望来开始 , 却又如此一成不变地失败 。”
越来越多人怀疑自己爱无能 , 很多人因此相聚 。从未谈过恋爱并在适合恋爱的年龄长期单身的女孩们 , 给单身状态一个带着艺术气质的名词:母胎solo 。
长期单身 , 真的会让人丧失了爱人的能力吗?这次 , 勿以类拒采访了两位母胎单身了几十年后脱单了的人 , 她们本来都做好终生独身的准备 , 但现在 , 幸运地有了另一半 。
文章插图
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剧照
以下为她们的自述:
小雨:安徽合肥 30岁母单脱单
我是1989年出生的 , 30岁时碰到了我现在的老公 。对 , 就是那么神奇 。我们俩通过最无聊的朋友介绍相识 , 过程也特别朴素 , 没有交换照片 , 一直在线上尬聊一个月才第一次见面 。到三十岁这个年龄 , 异性见面都是奔着结婚目的去的 , 双方都心照不宣 。第一次见面感觉还不错 , 后来我们恋爱了 , 再过几个月便按部就班地计划结婚 。
认识我老公以前 , 我好像从来没有对异性心动过 。我曾经被介绍相亲过二三十个男人 , 最早的一次在我找到工作的第一年 。我猜想 , 在周围人眼里 , 我的工作可能还不错 , 在合肥收入上万 , 且每个月有四五千的公积金 。我的父母很早为我置办了车和房 , 公积金也能完全覆盖房贷 , 生活没什么压力 。
文章插图
电视剧《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剧照
只是 , 和这些相亲对象相处 , 要么是话不投机 , 要么三观不合 , 反正大多是吃一顿饭便没有后续 。真正符合我三观的男人只有一个 , 后面相处了一阵子 , 他也没主动 , 这段感情便不了了之 。
我记得有一个特别奇葩的相亲对象 , 每天给我发数学方程 , 让我解方程;又或者英语长句 , 让我判断哪个是定语从句——全程像在秀智商 , 而不是找对象 。这是唯一一个让我受不了的人 , 最后通过长辈出面拒绝了他 。
我从前对爱情没有过多的奢想 , 平时也不太看言情剧 。一个人的状态我也感到自在 , 网上说的“孤独等级” , 一个人去医院 , 一个人吃火锅等等 , 我基本都做过 。很长一段时间 , 我找不到人陪我逛街 , 便独自去商场 , 逛一圈喝一杯奶茶再回家 。
这样的状态到我27、28岁时被打破 , 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那时工作不太顺利 , 周围玩得好的朋友一个个结婚 , 父母年龄也渐长 。和同龄人步调不一致后 , 我极其渴望用婚姻解决难题 。我的闺蜜也跑来劝我 , 让我不要抱着结婚的目的交往 , 先享受恋爱的甜蜜 。那时 , 她们对我的评价是——对爱情太审慎了 , 总想得很长远 。
文章插图
电影《情书》剧照
我改不掉这样的谨慎 , 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每天躺在床上冒出的问题是——如果我要单身一辈子 , 会怎么办?以后老了我一个人怎么办?怎么安顿好我爸妈?这些问题我都想过 , 包括后来和同城的表兄弟约定好 , 今后谁的父母身体不好 , 有需求时要相互接应 。
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个35岁计划 , 意思是过了35岁 , 我注定要放下对结婚的奢望 , 这时要有一套人生的Plan B , 包括照顾父母、处置财产、安排生活 , 我都大致想好了 。
但还是止不住焦虑 。几个月后 , 我藏不住了 , 和母亲袒露心情 , 问她:“如果我就找不到对象该怎么办?碰到的男孩子我都不喜欢 , 我不想跟他们在一块 。”我妈就回了几句话 , 但一下子让我的负面情绪缓解了 。她说:“谁都不愿意跟不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 不喜欢就不要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