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这些心理在作祟,逝者何时才能被遗忘?
关于这件事情,我觉得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也不做过多的讨论,仅从以下几点,发表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一、少数人的仇富心理
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不大见的别人的好,特别是很多穷人最是看不惯富人 。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中国人很多都是穷苦出身,长期被这种贫困所压抑,当自己难以找到借口来宽慰自己很难变富的事实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总是希望能够通过找出别人的缺点来实现心理的平衡,所以损富人就是穷人自我安慰的一种手段,通过找到别人的不足来觉得大家是平等的,我并不是不如你 。所以仇富,特别是近些年中国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各方面拉开了差距之后,就变得尤其的多 。
【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文章插图
二、键盘侠的盲目跟风
键盘侠,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网络这个虚拟空间聚满了各式各样 的人群 。
1、群体的无意识心理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讲过群体的无意识心理,我们处在一个很大的群体中,当别人怎么做的时候,可能自己就会下意识地跟上去瞧一瞧;
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文章插图
2、集体邪恶的放大 。
网络的匿名性,会使得人们心理邪恶的一面充分的暴露,觉得我就随便评论了,别人也不知道是我,不会对我造成影响的;
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文章插图
3、集体无罪的观念 。
也是勒庞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如果只有自己去做某件事,我们可能会考虑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会不会使自己遭到处罚,但是如果很多人都在做这件事,我们的罪恶感就会变淡,觉得别人都怎么怎么做了,即使我也这么做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群体犯罪等于无罪” 。
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文章插图
三、隐私权的界定
这个让我想起了上海踩踏事件,也是如此 。就是关于人的隐私的问题,我们在公开的空间中发表的东西能不能被我们不认识的其他人引用 。这个涉及到公众人物与普通人的差别,公众人物如明星在公开场合发表的东西,如在QQ空间、微博等,是乐意被人看到的,但是我们在QQ空间发表的东西,虽然也是公开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有一定界定的,就是希望关注我的这些人看到,他们大多是我的好友,并不希望一些陌生的人随意的翻看自己的空间,会觉得这是一种侵犯,但是这个隐私的界限是很难界定的 。
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文章插图
四、被遗忘权
是近几年说的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被遗忘的权力,包括犯罪犯罪之后,应不应该隐去他的犯罪记录,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因为很多罪犯如果依旧把他的犯罪记录挂在网上,即使处于也会对他造成很大的影响,会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重操旧业等 。
女大学生飞行坠亡

文章插图
放到我们生活中,我们也有被遗忘权,我们做过的事情希望别人忘记,现在的自己才是应该关注的点 。放到这位逝世的女孩儿身上就是,在她去世之后,我们不应该用过多的舆论去鞭拷她的灵魂,而是应该让逝者回归平静,灵魂得到安息 。
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
更多见解,点击关注 。
在心理学的概念里,有些人喜欢用一些“强制因果”来消除恶性事件对他们的压力,以维护自己内心那点脆弱的安全感 。他们最擅长的做法就是殴打受害者,同时美化加害人 。
他们的逻辑是: “我不会遇难,因为我不会专门去非洲看长颈鹿,有钱出国的都活该死掉!” 这些人的大脑皮层平滑如镜,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心里还会有恶毒快感,他们的可怕之处是永远不知道自己做了多可怕的事情 。
这样对不对? 网络时代把人的善意放大,也会把人的恶意放大 。木棉姐姐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在这个糟污的世界,堂堂正正做个人 。都是爹生妈养,人不能把自己活成一头畜生,除了吃喝、践踏别人,没有一点道德上的追求 。不要去暴力殴打别人,因为只要有暴力总会有无辜牺牲的人 。
施暴者或许会因为悲剧反省成长,可已故的22岁大学生的家长又该如何消化这泼天恶意呢? 又或者说,当我们有一天也变成键盘侠刀下的“审判对象”,我们又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