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分布在哪些地区

蜱虫生长在哪些地区蜱虫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 。蜱的活动范围不大 , 一般为数十米 。宿主的活动 , 特别是候鸟的季节迁移 , 对蜱类的散播起着重要作用 。
蜱为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 , 无论是幼虫、若虫、成虫均能吸血 。硬蜱多在白天叮咬宿主 , 且吸血时间长 , 而软蜱多在夜间吸血 , 叮咬宿主吸血时间短 , 由1~2分钟至1小时左右 , 有些硬蜱日夜吸血 。
吸血时口器可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肤上 , 惊吓时也不离去 , 若强行拔除 , 易将假头断折于皮肤内 。不仅可咬伤皮肤 , 而且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感染的媒介 。这就是蜱虫咬伤人的病因 。
扩展资料:
越冬活动
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影响蜱类的季节消长及活动 。在温暖地区多数种类的蜱在春、夏、秋季活动 , 如全沟硬蜱成虫活动期在4~8月 , 高峰在5~6月初;
幼虫和若虫的活动季节较长 , 从早春4月持续至9~10月间 , 一般有两个高峰 , 主峰常在6~7月 , 次峰约在8~9月间 。
在炎热地区有些种类在秋、冬、春季活动 , 如残缘璃眼蜱 。软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内 , 故终年都可活动 。
蜱虫一般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 , 江西省有吗蜱虫分布在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等省 , 江西省也有分布 。
蜱(pí)也叫壁虱 , 鳖吃 , 俗称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 。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读音shà)等 。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 , 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 。
不吸血时 , 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 , 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 , 有饱满的黄豆大小 , 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 , 人对此病普遍易感 , 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 , 如不注意防护 , 也可能感染 。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 , 通称为硬蜱(pí) , 属硬蜱科;无盾板者 , 通称为软蜱 , 属软蜱科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 , 计硬蜱科约700多种 , 软蜱科约150种 , 纳蜱科1种(仅存于欧洲) 。
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 , 软蜱科10种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 , 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
扩展资料:
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 。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单宿主蜱:发育各期都在一个宿主体上 , 雌虫饱血后落地产卵 。如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 。
②二宿主蜱:幼虫发育为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 , 而成虫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寄生 。如残缘璃眼蜱(Hyalomadetritum) 。
③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3个宿主体上寄生 。如全沟硬蜱、草原革蜱 。90%以上的硬蜱为三宿主蜱 , 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是三宿主蜱 。
④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 , 每次饱血后离去 。吸血前大约绿豆粒大小;吸饱血后 , 可达大拇指大小 。通常软蜱都属多宿主蜱 。
防治方法
1.环境防制 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 。结合垦荒 , 清除灌木杂草 , 清理禽畜圈舍 , 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 。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 , 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六六六粉是禁止使用的农药 。)
3. 生物防治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 , 用生物农药狂扫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 , 持效期特长 , 对人畜无害;也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物理防治 , 无色无味 , 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 。
4.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 , 长袜长靴 , 戴防护帽 。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 , 离开时应相互检查 , 勿将蜱带出疫区 。
5 . 药物预防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 , 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