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的核物理学家有哪些

二战日本的核物理学家有哪些当时 , 日本的核物理学家有仁科芳雄、西川正治、二阶义男、菊池正士、嗟峨根辽吉、铃木辰三郎等 。
仁科芳雄(1890年12月6日-1951年1月10日)是一位日本物理学家 , 也是日本近代物理的奠基人 , 被称为日本物理之父 。他曾是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 指导过许多著名日本物理学家 , 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与朝永振一郎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日本核研究计划 。
仁科芳雄主任研究员继续作为开发责任者 , 并将该项研究按照“仁科”的谐音 , 定名为“NI号研究”作为暗号 。此项研究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前两个月的1945年6月 , 不过 , 因为铀浓缩的失败以及缺乏天然铀原料 , 并未成功 。
朝永振一郎(1906—1979年) , 日本理论物理学家 ,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朝永振一郎 , 1906年3月31日生于日本东京 。192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 。随后在玉城嘉七郎研究室任临时见习研究生 。3年之后 , 赴东京理化研究所 , 在仁科芳雄研究室当研究员 。1937年留学德国 , 在W.K.海森伯的领导下研究原子核理论和量子理论 。1939年底 , 回国接受东京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 。1941年 , 任东京文理科大学物理学教授 , 提出量子场论的超多时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曾经研究雷达技术中磁控管的理论 , 发表了《分割阳极磁电管理论》的论文 。战后继续研究和发展他的超多时理论和介子耦合理论 , 同时参与《理论物理进展》的创办工作
原子弹的制造过程是什么?首先 , 粉碎铀矿石 , 然后加入硫酸 , 矿石中的铀和硫酸反应 , 生成可溶的UO2和硫酸铀酰离子[UO2(SO4)x;浸取时常加入氧化剂(常用二氧化锰、氯酸钠) , 以保持适宜的氧化还原电势(约450毫伏) , 使四价铀氧化成六价 , 以提高铀的浸出率 。rn含碳酸盐的铀矿石主要用碱法浸取 , 常用的浸取剂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 , 在鼓入空气的条件下 , 矿石中的铀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铀酰钠Na4[UO2(CO3)3] , 溶于浸取液 。rn rn矿石浸取后所得到的酸性或碱性矿浆(包括含铀溶液、部分杂质及固体矿渣)中的溶液和矿渣须经分离 。根据需要也可进行粗犷分级 , 以除去+200~40目的粗砂 , 得到细泥矿浆 。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过滤机、沉降槽(浓密机);分级设备有螺旋分级机、水力旋流器 。中国还采用流态化塔进行分级和洗涤 。rn rn后的浸取液中八氧化三铀的含量大致为500~1000毫克/升 。对于含铀浓度低的浸取液采用离子交换法提取铀较为合宜 。离子交换法一般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铀 。按吸附液含固量的多少 , 吸附可分为清液吸附、混浊液吸附和矿浆吸附 。当树脂吸咐饱和后 , 经水洗 , 再用淋洗剂(硫酸-氯化钠、硫酸-氯化铵、硝酸-硝酸钠、硝酸-硝酸铵、稀硫酸或稀硝酸)将铀从树脂上淋洗下来 。rn rn气体扩散法:使待分离的气体混合物流入装有扩散膜(分离膜)的装置来得到富集和贫化的两股流的同位素分离方法 。基本原理是:在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忽略不计的情况下 , 气体混合物中质量不同的气体分子 (例如235UF6和238UF6)的平均热运动速率与其质量二次方根成反比 。当气体通过扩散膜时 , 速率大的轻分子(235UF6)通过的几率比速率小的重分子(238UF6)的大 。这样 , 通过膜以后 , 轻分子的含量就会提高 , 从而达到同位素分离的目的 。rnrn使用常规炸药有规律地安放在铀的周围 , 然后使用电子雷管使这些炸药精确的同时爆炸 , 产生的巨大压力将铀压到一起 , 并被压缩 , 达到临界条件 , 发生爆炸 。或者将两块总质量超过临界质量的铀块合到一起 , 也会发生猛烈的爆炸 。rn rn临界质量是指维持核子连锁反应所需的裂变材料质量 。不同的可裂变材料 , 受核子的性质(如裂变横切面)、物理性质、物料形状、纯度、是否被中子反射物料包围、是否有中子吸收物料等等因素影响 , 而会有不同的临界质量 。rn rn刚好可能以产生连锁反应的组合 , 称为已达临界点 。比这样更多质量的组合 , 核反应的速率会以指数增长 , 称为超临界 。如果组合能够在没有延迟放出中子之下进行连锁反应 , 这种临界被称为即发临界 , 是超临界的一种 。即发临界组合会产生核爆炸 。如果组合比临界点小 , 裂变会随时间减少 , 称之为次临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