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
36、心悦诚服
【释义】:悦:愉快,高兴;诚:硬实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37、习焉不察
【释义】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
【出处】《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38、先知先觉
【释义】知:认识;觉:觉悟 。指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 。或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 。
【出处】《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
39、引领而望
【释义】引领:伸长脖子 。伸长脖子远望 。形容殷切盼望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
40、一曝十寒
【释义】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做事无恒心,难以收效 。
【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41、缘木求鱼
【释义】缘木:爬树 。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42、与民同乐
【释义】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 。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
43、言近旨远
【释义】旨:意思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
【出处】《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
44、以邻为壑
【释义】本意为沟壑,这里指扩大受水处,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
【出处】《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
45、与人为善
【释义】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 。指赞成人学好 。现指善意帮助人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46、知人论世
【释义】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出处】《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47、自暴自弃
【释义】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
【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48、左右逢源
【释义】逢:遇到;源:水源 。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 。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 。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
【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49、自怨自艾
【释义】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 。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
【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
50、专心致志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国画作者:吴冠中 。
- 形容冬天的成语,关于冬天的成语有什么全部
-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高山流水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谁
- 中秋节问候语简短,中秋节过后问候语销售?
- 一次性筷子的发明者,一次性筷子的发明者入什么无什么成语?
- 祝福护士简短的话,护士节寄语简短
- 幼儿园毕业感言简短,幼儿园毕业感言诗
- 致敬科比的句子简短,你们还记得全明星赛那些致敬科比的元素吗?
- 描写冬天的成语,描写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 马字成语字开头,马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 最吝啬的人打一成语,最吝啬的人打一成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