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来历和意义

粽子的来历和寓意【包粽子的来历和意义】提到粽子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端午节,因为我是北方人,小时候吃到的粽子都是蜜枣馅的,后来发现原来粽子的种类非常多还有火腿的、五花肉的、八宝的等等 。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聊一下粽子的产生 。
说法一: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相信知道的人最多吧 。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一心为了国家,但是楚王却听信建宁小人的谗言,让楚国陷于亡国的处境,屈原流放在外,对国家也是万念俱灰 。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屈原含着对国家的前途的忧虑之情投入了汨罗江之中 。世人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汨罗江中的鱼虾吃掉,就会在江中投放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大多是黍米做成的饭团 。久而久之就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投放在江水中的食物是为了让死去的屈原吃的,但是由于鱼虾总是会抢食,所以百姓就把饭团用芦苇叶子把饭团包成菱角的形状,让鱼虾以为是菱角就不会抢食了 。并且会划着龙舟撒粽子,这样鱼虾会以为粽子是龙王的,龙王总管这水界,这些鱼虾就更不敢抢食了 。所以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
不过这也只是关于粽子由来的说法之一而已,除了这种说法之外还有其他的说法 。
说法二:祭祀用品
虽然说纪念屈原的说法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也说明粽子应该是一种祭祀的用品 。但是这种说法当中粽子的祭祀性质更加强一些 。这种说法的时间要比纪念屈原的说法更加久远一些 。而是说粽子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主要是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的 。我国古人都讲究阴阳五行的说法,这就在粽子上体现出来了,粽子所用的原料古时候并不是糯米而是一种黄色的黍米,黄色属于阳 。包粽子所用的粽子叶为绿色,属于阴 。并且祭祀的用品主要包括五牲,即牛、羊、猪、犬、鸡,而粽子的包法非常像牛角,所以被当做祭祀的用品 。
说法三:包烹
这种说法就不太具有传说和神话的性质了 。包烹的说法由来也是非常久远,不过可以一说是最具有科学性的说法了 。在远古时期,大约50万年以前,原始人的生活还没有锅、厨具这些物件,并且只是会简单的用火烧食物,这时候就出现了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入火中烧食的情况,烧熟之后将树叶剥去,食用 。后来到了石器时代之后,人们已经可以把包裹树叶的食物放入石锅之中煮食了,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粽子的雏形了 。
虽然说关于粽子的说法很多,但是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证明粽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认真传承下去 。
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包粽子的来历和意义 导读:端午节作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的节日氛围就尤为浓厚,特别是每逢端午节到来之时,不少地区都会开展包粽子、赛龙舟等主题风俗活动,但大家知道包粽子的来历和意义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
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
为什么粽子的由来会联系到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 。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 。于是有了端午节,有了龙舟竞渡,有了吃粽子 。另有一个关于粽子的由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 。为了掩饰罪行,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 。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 。
还有些传说是关于端午粽子的由来与求子一说有关 。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 。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 。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 。“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