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四 )


为此,新《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第二十条规定:
“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发行人实施虚假陈述,致使原告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原告起诉请求直接判令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依照本规定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发行人实施虚假陈述,发行人在承担赔偿责任后要求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赔偿实际支付的赔偿款、合理的律师费、诉讼费用等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根据上述规定,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发行人虚假陈述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直接起诉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赔偿损失 。该等追责方式的制度理念及相应实施方式值得注意 。根据《证券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这应是此类案件的基本原则 。例如,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下称“中小投服”)曾在某案件中坚持以实际控制人为第一被告、财务总监为第二被告、发行人为第三被告提起诉讼,但该等被告的列明顺序实质上并不影响各共同被告之间系承担连带责任) 。在此理解之下,既然发行人与其控制人均构成连带责任人,那么无论投资者是否起诉发行人,其均有权直接起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主张索赔 。本文理解,新《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的规定系在采纳前述制度理解的同时,在“追首恶”的制度理念下强调了特定情形下突破“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必要性;这既符合连带责任的法律意义,亦能够回应目前证券市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2.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的责任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造假是此类虚假陈述案件中的“重灾区” 。例如,在曾被证监会直指“忽悠式重组”的A借壳B案件中,即是重组对方存在虚增服务收入、虚增贸易收入、虚构银行存款等财务造假问题 。故在此类情形下,虽然上市公司是直接的信息披露义务人,但重组对方的行为亦是导致虚假陈述发生的直接原因;如仅要求上市公司承担责任而不要求重组对方承担责任,则难言公平、合理 。
针对此类情况,证监会在晚近执法中会深入考察重组双方的行为并注意区分各自责任 。例如在A上市公司并购重组B公司案件中,重组对方同样因“造假”涉刑 。法院认定,“为尽可能提高公司估值,某人员要求B公司相关部门隐瞒对关联公司的巨额虚假应收账款,制造、掩盖公司与相关客户的虚假业绩 。期间,某人指使多人冒充关联公司负责人,向中介机构隐瞒前述巨额虚假应收账款 。某又要求客户配合其公司制造、隐瞒虚假业绩,所主管的财务部门形成大量虚假财务数据,第三方中介机构根据上述财务数据作出错误评估,出具错误报告 。”基于相关情况,证监会将该案分为了“重大资产重组阶段”和“重大资产重组后阶段” 。在前一阶段,证监会仅认定重组目标公司及相关主体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在后一阶段,则仅认定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对此,证监会也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指出了其考虑的理由:“对于重组阶段的信息披露违法,尽管相关文件通过A公司披露,但我会充分考虑A公司的主客观状况,没有认定其违法责任” 。本文认为,这种执法思路准确考量了导致信息披露违法发生的根本原因,更加合理、妥当 。
此次新《虚假陈述司法解释》同样关注到了该等问题,其第二十一条规定: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所提供的信息不符合真实、准确、完整的要求,导致公司披露的相关信息存在虚假陈述,原告起诉请求判令该交易对方与发行人等责任主体赔偿由此导致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该条规定明确确认了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的责任主体地位,还原了相应虚假陈述行为的真实成因,也体现了最高院对目前我国证券稽查执法精神的及时接纳 。
3. 帮助造假者的责任
新《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第二十二条新增了帮助造假者的过错责任认定条款,其明确规定:
“有证据证明发行人的供应商、客户,以及为发行人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等明知发行人实施财务造假活动,仍然为其提供相关交易合同、发票、存款证明等予以配合,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致使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陈述,原告起诉请求判令其与发行人等责任主体赔偿由此导致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根据上述规定,帮助造假者承担责任的基础在于“有证据证明明知或故意”,故其责任基础系过错责任,且其“过错”限于故意情形 。我们认为,在帮助造假者明知虚假陈述存在但仍予配合的情况下,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不仅符合帮助侵权的基本原理(对应《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亦有利于遏制虚假陈述行为发生 。至于帮助造假者的责任形式,上述规定虽然仅采用了“判令其与发行人等责任主体赔偿由此导致的损失”这一表述,但基于帮助侵权的一般原理,我们认为帮助造假者在原则上应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