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了

人口的变化使得年味越来越淡,以前家里兄弟姐妹多,人一多就热闹 。为了准备过年用品,都炸鱼的、炸麻叶的、包饺子的、切肉炖红烧肉的……一家人都在忙,所以看着年味重 。现在家里孩子少了,而且年货基本都是买成品或者半成品,人没有那么慌 。家里的老年人,一个接一个的走了,感觉少了把一家人融合到一起的亲情凝聚力 。
居住环境的变化使得年味越来越淡,过去都是平房大院,集体宿舍,方便亲朋好友走动 。现在都是高楼大厦,回到家里都是闭门过年,少了邻里之间的互动,所以年味就显的淡了 。
人的消费变化使得年味越来越淡,以前过年穿新衣,吃大鱼大肉,特别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普遍提高,平时也是穿新衣吃大鱼大肉,所以对过年的感觉也是越来越淡 。
【春节的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了】也可能,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人们肩上的责任都很多,很重,所以对春节的期盼也就越来越淡 。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百姓绝大多数处于一种物质精神贫乏的境地 。民以食为天,“过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包饺子”置办上一顿说得过去的“丰盛大餐”,小孩子们觉的不仅有可口好吃的饭菜,还能穿上新衣服,平时不多见的零花钱也来了…… 。大人们尽管平时舍不得的花销,也在过年的时候尽最大努力做到…… 。如此,整个社会短时间内处于一种购销超旺的氛围之中,鞭炮烟花的硝火气味更是起到了一个美满幸福的绝佳烘托 。
两相对比,现在的物质供应早已今非昔比,即便普通百姓也没有了为吃饭发愁的日子……,过去那种全家人所共同祈盼的物质生活改善期……没了!本就处于烘托氛围的鞭炮也没了 。
过年很快成了一个纯粹时间上的节点符号 。
现今百姓的丰衣足食,于生活而言,实在是一件千年未有的好事!